近年来,昭通市永善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组织开展好春节、中秋节、花山节、火把节、枇杷文化旅游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通过开展民族文化、风情旅游、民族政策法规宣传等系列有形有感有效的民族节庆活动,吸引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体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以节庆促宣传教育。永善县充分利用“花山节”“火把节”“古尔邦节”等民族节庆活动,组织“石榴红”宣讲队深入民族村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组织各族群众参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幸福花开彩云南·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问答”,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和“五个认同”,让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入脑入心。充分利用公众号、显示屏等载体,以图文并茂方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深入民族乡村、宗教活动场所等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民族政策法规宣传资料5000份,推送民族政策法规知识150余条次,发放线上答题节日小礼品3000余件。面向各族群众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传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以节为媒、以节交友、以会促融,架起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
以节庆促文化认同。永善县以组织举办民族节庆活动为契机,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将中华文化内涵、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民族节庆活动宣传、布景、展演等环节,在城市道路主要出入口、交通主干道、公园、车站、广场、街道、学校等人员流动密集的地方张贴、播放、悬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开展民族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发放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宣传资料等,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民族团结。在户外电子屏、楼宇广告屏集中播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微视频、公益广告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广泛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族节庆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节庆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推动节庆策划、组织、实施、推广等向主线聚焦,不断丰富“我们的共同节日”时代内涵,枇杷文化旅游节、花山节、火把节、乡村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旅游品牌以“万人联谊狂欢”的独特魅力,成为各民族共游共乐共享、相知相亲相惜的重要阵地。
以节庆促品牌打造。以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今年花山节、火把节期间,永善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彰显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节日活动,展现“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品牌形象。以“和美之乡·风光伍寨”为主题,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文化汇演,“石榴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民族团结知识有奖问答,“各族群众同舞蹈 携手迈向新辉煌”火把节达体舞比赛,火把节音乐会,云南民歌大家唱民歌比赛,健康伍寨组织摔跤、打陀螺、拔河等传统民族体育赛事,“石榴籽”篮球友谊赛。永善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组织开展文体比赛、节目表演、趣味活动、毕摩文化展演、点火仪式、巡游仪式、达体狂欢、美食烧烤。组织开展“夏日清凉游·同育团结花”—“点亮火把·璀璨马楠”火把节系列活动;苗家三道酒、百人芦笙舞、斗牛、斗羊、穿衣、结麻等花山节传统民俗活动。组织开展选美比赛、文艺演出、草原竞技、篝火晚会、露天烧烤、露天卡拉OK、特色美食品尝及销售、草原露营、民俗文化展示等一系列火把节活动。永善籍彝族同胞在浙江乌镇度假营地举办品尝美食、骑马、射击、水上乐园等各种娱乐项目和七月火把节活动。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促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各民族文化创新交融格局,使民族节庆活动成为各族群众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凝聚奋进力量的过程,让“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密。
以节庆促文旅融合。积极探索民族节日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点,与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融入点,鼓励引导旅游企业、景区景点在宣传策略、旅游项目、游览路线、导游解说、互动体验等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构建互嵌式旅游环境;推动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等旅游业态、品牌活动创新发展、提质升级,形成民族节庆活动与旅游互融互促新成果。先后举办枇杷文化旅游节、花山节、火把节、农民运动会、美食节、农民丰收节、乡村文化旅游节、“脐”聚青龙“橙”满金江主题农旅融合脐橙系列活动等,在各旅游景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让节庆活动成为各民族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全力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