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普洱市思茅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因地制宜,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主抓手和各族群众增收主渠道,在茶叶、咖啡等特色产业“结合”发展上做文章,引领“茶+咖”双擎驱动的庄园经济新变革,走出了一条民族团结进步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致富新路子。
因势利导,铺设茶咖庄园经济赛道。组织建链焕活力。通过联结公司、村集体、村干部“三联结”模式,厘清资源划分权责,形成党建引领庄园经济利益共同体。以市场为前置,持续引入自带流量的经营主体建设高品质咖啡庄园,投入1.16亿财政衔接资金,新建大象、野鸭塘河谷、北归极星、白沙坡等4个精品咖啡庄园,提升改造思茅港镇晴开、林润、小凹子、天玉庄、绿洲等5个精品咖啡庄园,在南岛河流域初步形成半小时庄园经济圈。
茶咖贯通促发展。依托南岛河至竜竜线路的贯通,在倚象镇片区规划建设2个茶庄园,串联形成全区茶咖庄园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区共建有咖啡庄园12个、茶叶庄园11个,并通过“定人、定期限、定措施”等周、月、季调度,持续推进庄园项目建设。
多向发展,探索茶咖产业精品化之路。提升庄园精深加工能力。聚焦咖啡“两率”双提升,不断新建咖啡庄园精深加工生产线,满足游客对咖啡烘焙豆、挂耳咖啡、咖啡冻干粉、果皮茶等多元化终端产品的购买需求。建成林润、野鸭塘河谷庄园、北归、绿洲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咖啡庄园精深加工能力提升1600吨。立足于12个咖啡庄园,改变咖啡鲜果传统采摘方式,通过鲜果全红果采摘、推广日晒咖啡加工工艺、生产精品咖啡等,极大地提升了咖啡生豆精品率。
打造茶咖精品旅游线路。坚持各民族团结融合发展之路,以南岛河片区“咖啡庄园经济圈”和倚象镇片区“茶庄园经济圈”为重点,按照有主体、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有展示、有文化的要求,从规划、风格、功能、特色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打造一批以高端民宿、农耕体验,茶咖研学、品鉴为特色的精品茶咖庄园,实现“茶咖+旅游+休闲+N”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共开发出庄园游览、研学休憩和城市漫游等不同类型的4条“茶咖旅”融合线路。
联农带农,多模式合作助推乡村振兴。联农带农促增收。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心骨,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推动农村经济规模化、组织化,52个行政村采取集体资产量化入股模式,使村集体经济每年平均收入达20万元以上。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共带动5137户贫困户18911人脱贫,平均每户咖啡收入达6万元至8万元,确保利益联结“联得上”“结得稳”。
延链融合农文旅。茶咖庄园经济圈提升打造,对外延伸产业链,把产品附加值留在当地,带动群众就近务工,有效促进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目前,12个咖啡庄园共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11个茶庄园提供就业岗位近400个。2024年上半年,咖啡庄园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茶庄园接待游客突破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000余万元,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