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五个强化”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

来源:怒江州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 2024-09-09 17:35:19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怒江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力“五个强化”,持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

强化政治引领,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建立州、县(市)“民族工作委员制”和“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政绩考核,“两个领导小组”“两项机制”“两个纳入”健全了怒江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制定印发了《怒江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强化宣传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实施“枝繁干壮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教育实践活动,发布《怒江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关于关注运用“道中华”微信公众号的倡议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族节庆活动,引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举办3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升专题培训班、专题讲座、示范宣讲。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投入200万元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项目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项目17个,完成2024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项目和精品工程项目申报工作。

强化发展理念,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幸福花开”工程,助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截至目前,完成79个幸福村6大方面19项指标建设任务。下达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工程建设资金5173万元,实施2个示范乡镇、37个示范村、3个示范社区建设,2个典型案例入选省民族宗教委案例选编。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强化典型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升级。深入实施“石榴红”工程和“三项计划”,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地区(单位)上下功夫,35个单位被命名第五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独龙族博物馆和普米族博物馆被命名全省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00个单位(家庭)被命名怒江州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家庭)。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阵地上下功夫,州委党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开馆并接待学员参观学习40场次,泸水市片马抗英纪念馆被命名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与中交集团共建“同心梦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工作室3个。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上下功夫,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同心营活动及各类青少年文体赛事活动29期,建设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与浙江省永康市开展“东迁西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培训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及多形式文旅活动。

强化综合治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不断巩固。着力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实施全面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八大工程”,强化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健全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着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律六进+N”、法治进乡村(社区)、法治边关行、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等,增强各族群众法治意识。着力提高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排名前列。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