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多彩中华”大理民族电影周于9月5日至9日在大理举办,通过系列活动,促进大理旅游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多彩中华”大理民族电影周是首个在云南举办的全国民族题材电影展映文化活动,以“光影时代 风情大理——在大理爱上生活”为主题,以“影像看世界 典藏看大理”为理念,开展“镜头里的大理”短视频大赛、开幕式、民族题材电影公益展映、民族电影嘉年华、知名电影人大理行、大理影视发展座谈会、“浪漫之城·星光之夜”、“影动大理·永不落幕的电影周”等八项活动。
以电影为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理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电影周活动为契机,以光影艺术生动呈现多元丰富的中华文化,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心灵融合相依的精神风貌。通过光影来阐释民族文化之美,用镜头来传递民族团结之情,开启大理民族电影周的视听盛宴。搭建专业交流平台,汇聚优质创意资源,助力民族电影孕育出更加绚烂多姿的时代之花。
“影视+文旅”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理州全力推进旅游业发展,赋予旅游高质量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推进“文旅+”“+文旅”工作,不断强化“影视+文旅”工作,持续推动全州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电影周以影视与产业联动,探索“影视+文旅”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深度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打造“在大理爱上生活”IP,将大理得天独厚的美丽山水、民族风情、历史人文有机融入,“影视与产业”融合发展,联动景区景点,推出影视旅游路线,让观众在自然美景中,沉浸式享受光影艺术,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促进各民族全面交往、深度交流、全面交融。
影视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到大理进行影视创作、取景拍摄的影视剧组逐步增多,从“单一拍摄服务”到“多元化电影文化服务”延伸,实现了从“天然摄影棚”向“电影花园”的升级。以“平台+人才+创意+产业”的模式,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旅、宜养、宜学”的大理“艺术家第二居所”,为影视拍摄提供了人才聚集高地。大理市中和村、凤阳邑村、双廊古镇、漾濞阿尼么村、祥云七宣村、鹤庆新华村、洱源凤羽佛堂村等7个村被命名为第一批大理州“艺术家第二居所”。一批批影视界人士、创意人才在这里旅居,吸引了全国观影者云集大理,促进了大理餐饮业、民宿酒店等行业极大发展,加快了大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2023年,大理州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9530.34万人次,同比增长67.3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03.39亿元,同比增长104.67%,大理旅游业强劲复苏,成为全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以影视宣传推荐大理,提高大理知名度。大理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离不开影视作品的宣传和推荐。电影《五朵金花》先后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纪录,让大理驰名中外,成为“五朵金花的故乡”。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在海内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完美地阐释了在大理爱上生活——“来了就不想离开,离开了还想回来”的大理乡愁,以凤阳邑村引爆大理地区旅游,提升大理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大理最好的旅游宣传片,让亿万观众认识大理、爱上大理、走向大理,使大理名扬世界。
大理民族电影周亮点纷呈。一是提出“电影花园”新概念,打造电影生活新方式。利用大理“天然摄影棚”,首次提出“电影花园”的概念,打造“电影花园”户外观影天堂,以“绿水青山+电影”深度体验“诗和远方”。二是推出数字人“大理小金花”,实现文旅宣传方式新突破。通过现代科技和民族文化的融合,设计制作大理美好推介官“大理小金花”数字人,实现虚拟与现实互动,拓宽大理与世界的沟通渠道,助推大理宣传、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发展。三是展映公益民族题材电影,打造观影新体验。电影周集中展映《如果爱就表白》《我本是高山》等10部近年来国内有代表性的优秀民族题材影片,邀请影片主创团队与观众现场互动,一起分享光影背后的创作故事。四是举办民族电影嘉年华,打造大理影视会客厅。邀请专家、学者、电影艺术家,朗诵经典民族电影台词、诗歌,开展现场交流互动,重现民族电影原声音乐与场景;举办民族电影经典影像成就展、精品民族电影海报展等,打造大理影视艺术会客厅。五是知名电影人大理行,探索大理影视发展新路径。知名电影人到大理州艺术家第二居所、大理影视拍摄取景地采风考察,邀请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等主创人员参加影视产业发展座谈会,探索大理“影视+文旅”发展新路径。六是举办常态化观影交流,打造永不落幕的电影周。以举办2024“多彩中华”大理民族电影周为契机,将在大理组织民族电影常态化放映活动。从九月起,每月精选放映1部经典影片,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影片主创团队与观众一起观影互动,通过电影主题交流,持续提升大理电影周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