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多措并举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提升群众幸福感

来源:文山州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 2024-09-24 17:51:24       【字体:大    中  

为推动形成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的高质量社会保障发展模式,近年来,文山州多措并举抓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切实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关心期盼的事。

加强部门协作,织牢社会保障网。为切实保障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文山州制定下发了《文山州关于对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工作的通知》,建立信息共享日常联络机制。州、县(市)残联、民政、社保、教育、公安等部门加强沟通、会商,对信息共享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协商研究解决。通过主动救助,精准施策,全面兜牢民生保障网底,确保每一名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社会保障救助。

强化数据比对,确保应纳尽纳。州残联与州民政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紧密合作,按月开展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及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代缴数据比对工作。通过大数据比对,对全州残疾人信息进行精准筛查,确保所有符合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的残疾人无一遗漏,实现“应补尽补、应享尽享”。1月至8月,州残联和州民政局、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比对数据100余万条,让61669名残疾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62968名残疾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覆盖率达99.53%,38082名残疾人享受到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99.34%。全州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808378人次,7387.024万元。筛查符合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件的一、二、三级残疾人25575人,筛查率达82.41%。

采用“月数据比对+提醒制度”方式,确保数据精准。州残联、民政、社保三部门通过每月开展数据比对,定期调度各县(市)残疾人保障政策推进情况。针对数据比对中发现的应补未补、应退未退人员情况,民政、社保部门迅速行动,将相关信息下发至基层进行实地核实。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又依靠基层干部深入一线,面对面核实情况,确保社会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实现救助资源的精准投放。州级部门针对工作中的疑点问题随时研究,及时解决基层在工作中的瓶颈和短板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实施工作提醒制度,州残联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民政、人社部门进行工作沟通,就难点、堵点问题发出工作提醒函,两职能部门对指标“塌进度”的县(市)及时进行工作调度,扎实开展好数据比对及社保政策落实。

开展疑似残疾人摸底排查,实现应享尽享。州、县残联依托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对全州疑似残疾人家庭开展全面摸排,共排查疑似残疾人2092人,为695名符合条件残疾人及时办理残疾人证,残联第一时间将新增残疾人名单提供给民政、社保部门进行核查核实,凡符合残疾人社会保障条件的,立即启动纳入程序,帮助新增残疾人及时享受惠残政策,不落一人。

持续优化服务,提升保障效能。县级残联、民政、社保等部门结合入驻政务服务大厅,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精减残疾人证办理、残疾人“两项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材料,优化并表申报、并联审批等流程,形成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申请表,实现残疾人证相关办理结果跨部门共享应用,个人身份信息、户籍信息、低保信息等数据跨部门共享调用,切实减轻残疾人办事负担,提高办事效率,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更加温暖的民生保障服务。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