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曲靖市麒麟区稳步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以稳就业、促就业推动东西部地区劳务协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产业发展扩就业。突出优势产业,打造煤及煤化工、钢铁、硅光伏、先进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5个百亿级产业,统筹推进现代商贸服务和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做强产业,吸纳更多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落实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税收优惠、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助等政策扶持,为更多企业减负担、增后劲、激活力,助力企业留工稳岗。目前,城镇新增就业675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9%,其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264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325人。
加大转移促就业。抢抓春节期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黄金节点”,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东中部地区转移。截至8月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3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62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6191人。下沉“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茨营镇“幸福里社区”工作经验,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引导其在家门口参与拔红葱、摘蓝莓等就地就近就业;东山镇通过盘活工矿废弃地承接外地企业电子加工业务,提供计时或计件支付工资的灵活就业,解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培育省级劳务品牌“麒麟私厨”,从业1.2万人次;培育“潦浒陶瓷工、麒麟建工、珠源·巾帼管家、曲靖金叶农匠”4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5.45万人。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3.41万人。
促进创业带就业。用好“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加强创业指导服务,鼓励返乡人员、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扶持708人(户)创业,带动1092人就业。依托省级创业街区、创业社区、创业村落、创业园、创业小镇等示范项目,发挥“国风集市”和“潦浒陶瓷”两个省级返乡创业园示范带动作用,加大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引导返乡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发挥专业特长、从业经验创新创业,培育市场主体879户,带动就业6000余人。“互联网+行业”赋能千行百业,培育多元化就业机会推动灵活就业,推动外卖餐饮配送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型岗位为不同文化程度、技能水平的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
技能培训提就业。紧贴市场需求和劳动力实际,推行“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深度融合模式,对接麒麟区职教集团、云南能源技术学院等,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加大对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人才培养,加大对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养老照护、乡村振兴等新兴行业技能培训。聚焦重点产业发展和麒麟区劳务品牌建设,探索“技能证书+专项证书”双证培训新模式,发挥“麒麟私厨、麒麟建工、潦浒陶瓷工、珠源·巾帼管家、曲靖金叶农匠”劳务品牌的“传帮带”育才效应,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和培训意愿,合理制定培训工种,提升技能。今年农村劳动力培训975人次,企业职工培训4234人次。
强化服务优就业。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招聘行动”等活动,适时组织面向省外和省内招聘活动,畅通农民工转移就业服务。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招聘服务等工作,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见习、继续升学、参军入伍等渠道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对脱贫人口、易地搬迁劳动力、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农村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开发基层治理网格员、乡村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112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636个。依托云南(曲靖麒麟)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用,建设集“岗位收集、求职登记、人才储备、政策帮扶及宣传、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流程信息平台,摸清就业供需底数,积极收集企业用工信息,进行岗位库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发布岗位信息,提供岗位匹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