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多措并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

来源:安宁市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4-11-29 16:43:16       【字体:大    中  

近年来,安宁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典型引领、提质扩面,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有形有感有效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多措并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走深走实,助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健全组织制度机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市委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民族工作协调机制作用,专题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等5次,涉及议题8个。制定印发《安宁市开展党员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史五观五认同”教育实践实施方案》《安宁市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教育实践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责任分工,将宣传教育面向全社会各领域全过程,形成统战部门主抓,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

打造“中心+基地”模式,推动实践成果转化。与安宁市委党校共同建立安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关系、城市民族工作相关研究,“安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共同富裕研究”“安宁市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治理研究”等5篇研究成果在“今日民族”期刊上发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实践中心、民族文化传习馆、红色教育基地等50余个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挂牌安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企业宣教基地1个、校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10个,接待各级各部门参观学习300余次、覆盖20万余人,通过开展现场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五个认同”。

构建立体宣教模式,拓展成果内涵外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发挥互联网增量作用,探索“民族团结+互联网”创建之路,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安宁同心云平台,通过精准设置功能模块、分类制定积分规则、全面投射创建内容,多角度、全方位“数字化”展示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成果,形成了“互联网+民族团结”“1+2+N”模式,目前注册人数达27万余人,在线学习达100万余人次,评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兵26名。组建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深入机关、街道、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30余次,覆盖6万余人。组织开展网络文化节,在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级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云南好人等先进事迹宣传,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党的光辉耀螳川”专题等,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

强化思想文化认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巩固提升密马龙合唱团、苗族芦笙舞、磨南德镰甲舞、太平白族霸王鞭等优秀文化品牌,坚持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原则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安宁那家人》《阿卯童话选编》《红岩魂》《遇见安宁》《螳螂川畔一家人》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精品项目,以各类活动为契机,展演30余场次,抒发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不断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开展“童颂中华”青少年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安宁—磨憨“七彩夏日、健康成长”暑期夏令营暨各族青少年民族团结“同心营”等活动,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召开校地统战就业专题会,打造“一家亲”城市民族工作品牌,建设“一家亲”积分超市、“一家亲”工作驿站等,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共融,举办县街街道“三泊流韵·振兴杯”乡村篮球赛、苗族花山节、太平白族三月街等民族节庆活动4场次;实施旅游促“三交”计划,举办“来安宁,心安宁”“玉龙湾景区、东南亚霓裳狂欢节”“团结花开振兴路 螳川苗岭好风光”等文化旅游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景区”工作,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