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州持续推进彝族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坚持总体谋划部署,强化彝族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保障。州委、州政府围绕打造“滇中药谷”为目标,把彝族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纳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成果总体安排,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医药条例》,先后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中彝医药特色发展30条措施》等政策文件,成立由分管副州长为召集人、26家州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彝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彝族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法律、政策和组织保障。
二是注重医药医术整理,充分挖掘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将挖掘整理医药、医术作为推进彝族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根植彝族医药文化并吸收借鉴汉族医学及其他民族医药理论和经验基础上,整理出版了《彝药志》《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等17部彝族医药专著、《彝医基础理论》《彝药学》等5本培训教材,发布彝医经典名方20首、彝医诊疗方案15项、彝医治疗技术规范74项,制定彝药材地方标准163个、饮片标准38个、彝医名词术语230个,投资1亿元建设全国首个中国彝医药馆、收集植物药鲜药和腊叶等标本7000余种。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体系,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近三年共引进中医类人员300余人,乡镇卫生院培养订单定向免费中医类医学生80人。注重培养拔尖人才,全州共有全国最美医生、中国好医生1名,云南省荣誉名中医1名、云南省名中医2名、云南省基层名中医6名,认定彝医医师570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师承教育全过程,共建设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工作室17个、带徒102人。组建云南省彝医医院、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州、县综合医院建设中彝医科,州、县中彝医医院建设彝医康复中心,州、县妇幼保健院建设中彝医妇幼保健康复中心,公立精神病医院建设中彝医身心康复中心,州、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实现中彝医药适宜技术全覆盖,有效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