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西双版纳州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依托委员工作室这一前沿阵地,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注入政协力量。
西双版纳州政协依据《政协云南省委员会关于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的意见》以及西双版纳州政协关于规范委员工作室建设管理的相关办法,精心谋划,制定《西双版纳州政协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实委员工作室工作,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的详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由分管副主席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各县(市)政协联动响应。州政协办公室、民族宗教和外事华侨委、委员联络委各司其职,构建起上下齐心、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建设有条不紊、指导精准到位。坚持质量与目标导向,定期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巧用媒体资源广泛宣传,让委员工作室成为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吸引各族群众踊跃参与。
《方案》设定阶段目标,明确2024年精选全州现有委员工作室总数10%的优质资源,打造6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涵盖州级及各县(市)重点区域。西双版纳石榴籽委员工作室、基诺山基诺族乡委员工作室等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已完成挂牌,部分委员工作室已成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并将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自2025年起,全州所有委员工作室全面对标升级,全员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大局,让这一理念在基层政协工作中处处开花结果。
《方案》明确,要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增强“五个认同”,夯实人心基础;要厚植精神文化土壤,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化作全民自觉行动;要助力边远山区腾飞,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与兴边富民行动无缝衔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愿景;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营造互嵌式社区(村寨)环境,让各族群众紧密相连;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化各族群众法治观念,守护边疆和谐家园。
据介绍,各委员工作室职责升级为“‘六个一’活动+委员联系群众日”。从组织委员深入学习民族工作前沿理论,到围绕民生改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精准调研;从全方位政策宣讲宣传,到提交高质量政协提案、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再到躬身为民办实事、常态化联系群众答疑解惑,一系列举措旨在让委员工作室成为联系群众的“贴心站”、民族工作的“前哨所”。
目前,西双版纳州政协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工作正有序推进,将继续秉持初心、汇聚合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傣乡大地常开长盛,为全省民族工作贡献“西双版纳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