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个旧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在城市社区建设打造“工会之家”“劳动者之家”“暖心之家”,合力解决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族群众互嵌融居。
打造“工会之家”,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温度”。在全市搭建起16个工会驿站,驿站内设置休息区,配备充电、雨伞、微波炉、饮水机、应急药品等基本物品,还增设了阅读区、娱乐区等功能区域,为环卫工人、快递员、送餐员、出租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提供“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热了能纳凉、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的暖心服务,切实解决了热饭难、喝水难、休息难等实际问题。同时,工会驿站集服务、交流、学习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成为各族劳动者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大家庭”,增强了各族群众的团结协作意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造“劳动者之家”,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深度”。打造“劳动者之家”平台,为进城务工的各族群众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用工信息查询等“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劳动者之家”已开展劳动技能培训100人次,农业技能培训110人次,家庭教育促进家庭和谐培训100人次,志愿服务技能培训100人次。针对创业群体开展小额贷款政府贴息政策宣传工作,对辖区内商户进行全覆盖上门宣传,为9名有意愿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政府贴息贷款170万元。通过提供精准、全面、便捷的服务,确保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打通各族群众融入城市“最后一公里”。同时,依托“劳动者之家+N”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阵地),延伸教育引导、管理服务、权益保障、政策宣传、纠纷化解、扶弱济困等,不断拓展社区治理服务空间,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打造“暖心之家”,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广度”。随着新业态经济快速发展,快递员、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幅增加,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个旧市积极探索企业“清单建”、行业“联合建”、乡镇(街道)“兜底建”“三建”模式,广泛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截至目前,个旧市共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13个。2024年以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共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千余名。同时,将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置“儿童之家”和“劳动者书屋”,提供学习提升、护苗成长等服务,为各族群众打造一个实实在在的暖心“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