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宁洱县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根基

来源:宁洱县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4-12-27 17:32:45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普洱市宁洱县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娃娃抓起,在“拔节孕穗”时,根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扣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第一粒扣子,以党建带团建带队建扎实推进青少年儿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融入办学治校工作中,通过构建“大思政”格局、打造民族团结德育工作品牌、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根基。

构建“大思政”格局,播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重点,以“思政+”为抓手,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华民族大团结(供初中使用)》教材、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思普革命史中充分挖掘“民族团结”“身边榜样”等先进典型成为思政课的鲜活教材,开足开齐思政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牢植入莘莘学子的心灵。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以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历史、意义和维护民族团结榜样故事,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教学有机融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全县中小学共组建了青少年民族团结誓词碑宣讲队19个,深入村寨、社区,沿着中老铁路、走进昆明各类学校、迈进团中央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宣讲。与昆明长春小学开展了“同心铸丰碑,共融向未来”交流对话活动,让国歌精神和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在青少年中交流并代代相传;同时,坚持新学期开设“开学第一课”大思政讲堂,2024年秋季学期开展了2024年盘龙区—宁洱县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昆明市盘龙区和宁洱县两地共11万余名中小学生通过线上直播同步收听收看。

培根铸魂打造民族团结德育工作品牌,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紧紧围绕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誓词碑主阵地,以践行和传承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为主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列入中小学德育工作,制定了《宁洱县教育体育系统传承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德育品牌行动计划方案》,要求全体师生人人会背民族团结誓词、会讲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每年围绕民族团结誓词碑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主题教育,通过中小学一体化实施传承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教育,构建“大德育”格局,培树具有宁洱辨识度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传承德育工作品牌,并以试点示范校的建设探索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校园,形成了“8个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模式和每周1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教育、每学期开展1次民族团结教育专题主题班会、每个班级培养1至2名学生为民族团结讲解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办学治校机制。全县被命名的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2所、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校1所

搭建平台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扣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第一粒扣子。结合县情、校情、生情,依托县内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申报了“宁洱县普洱民族团结园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也是全市唯一经省教育厅认定的研学基地。以“本土资源+企业带动”的方式,把普洱民族团结园、磨黑中学、杨正元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普洱民族团结园—谦岗村方有富故居(火塘夜校)—那柯里茶马驿站—杨正元故居—磨黑中学”红色旅游线路,作为各级学校县内研学路线。挖掘县内文化历史、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故事、普洱茶文化、滇南盐都文化等教学资源,开发了“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营,以爱国主义故事、先进典型事迹等鲜活素材充实研学内容,让人物“活”起来,课程“亮”起来、思想“立”起来,提升研学的实效性、生动性,同时,借助萤火虫研学公司,让师生走出去,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研学。近年来,组织师生开展访红色教育基地、走红色精品旅游路线、体验民间民俗文化等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活动30余次。促成县民族团结实验小学、宁洱镇第一小学等学校与昆明等地学校结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联盟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联盟学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种子”播撒在中小学生心中。与五华、贡山两地学校联动,通过读好书、推好书、说好书的形式共度世界读书日,有感、有效地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身份理解和价值认同,扣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第一粒扣子。

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开花结果代代相传。通过邀请退伍老兵、外聘文化传承人开课的形式,将红色文化、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非遗、民族团结教育引进学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弘扬英烈爱国主义精神,引领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体验中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民族情感。定期组织“践行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主题教育,通过一次队旗、团旗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宣誓,聆听一段历史、跳一支团结一家亲舞蹈,打造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主题活动品牌。充分挖掘本地文化,以课后服务为载体,组建“芦笙队”“伢咪伢哟童声合唱团”“小金花艺术团”“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传承戏剧团”“佧朵伢妮讲故事兴趣班”等社团,编排以哈尼族非遗“板凳龙舞”为元素的“舞龙乐”、《各族儿童一家亲》话剧、思普革命戏剧等艺术作品,把贡茶技艺传承和茶艺作为学习技能,不断增强学生的“五个认同”,培养学生对不同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认知,在全体师生中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