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搭建“三个平台”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教育处、红河州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4-05-28 17:56:40       【字体:大    中  

近年来,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打造“三个平台”拓展服务功能,建设成宣传、教育、学习、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革命纪念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强化思想引领,打造红色文化“大讲台”。以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为依托,与学校、部队、机关单位等不同群体合作开办“思想道德教育大课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综合运用现场教学、情景党课、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通过建立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提供学习研究红色文化平台,开展“小小讲解员”活动,提升青少年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谋划“茅草屋前讲党史”志愿服务项目,组建由彝族、苗族、哈尼族等各民族组成的“咪多咪彩”志愿宣讲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实践。

夯实基础设施,打造红色文化“大平台”。始终把革命传统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合起来,先后对会址进行2次较大改扩建和3次修缮。在建党百年之际,再次完善多功能厅、展厅的陈列布展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增加了蒙自各族群众为云南解放事业做出英勇贡献的事迹,丰富了党史宣传教育的内容。把红色文化和党性教育、生态旅游等产业串联融合,启动“中共云南一大会址”红色品牌提升行动建设项目,新增研学区、民族团结广场、红色记忆荣耀梯等教育设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的硬件设施更加齐全。

促进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文化“大展台”。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影片、图片文字说明、实物陈列、微缩模型等展陈手段,结合生动、形象的讲解向游客讲述红色历史、民族团结故事。创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等移动客户端和数字化展示等,对实体陈展内容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出版《中共云南一大纪实》《烽火查尼皮》《云岭红墙》等书籍,拍摄《光荣的查尼皮》《云岭薪火》《杜涛》等纪录短片,开发明信片、摆件、杯子、抱枕、雨具等多种文创产品,为游客提供多形式的互动方式。自开馆至今,累计接待80万人次游客。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传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聚合效应。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