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誓词碑优良传统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

来源:示范创建处       发布时间: 2024-10-12 17:23:15       【字体:大    中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勉励他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云南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

传承红色基因,铸就一心一德跟党走的坚实根基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记载“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誓词,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取得民族工作伟大胜利的历史标志,也是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永远跟党走的庄严宣誓,更是各民族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不朽见证。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当好收信人,制定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建强边疆党建长廊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在全省广泛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写入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在边境一线深入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引导各族群众矢志不渝永远跟党走。

建强宣传阵地,共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持续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宣传教育主阵地作用,建成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宣传教育功能,每年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加强誓词碑优良传统研究阐释,举办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建碑70周年纪念大会,不断继承、践行、发扬和创新,进一步深化和丰富誓词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定不移跟党走,爱国奉献守边疆,团结奋斗建家园,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内涵。誓词碑故事入选《中华民族大团结》教育教材,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将誓词碑复制并立于学校石榴园作为现场教学点,普洱市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中把“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必修课程。深入挖掘誓词碑蕴含的民族团结精神内涵,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创作出《澜沧水长》《宾弄塞嗨》《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誓言》《盟誓》《红色誓约》等文艺作品,以有形之“魂”强化宣传教育,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动跨越发展,打牢共建美好家园的物质基础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深化践行“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誓言,确保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现代化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包括誓词碑上签名的各民族全面脱贫、全面小康,全省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第二次实现“一步跨千年”,其中,普洱市6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个贫困县摘帽,761个贫困村出列。宁洱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发有为,推动跨越发展取得新成效,高速公路、高铁建成通车,中老铁路宁洱站货运物流量突破136.84万吨,成为中老铁路木制品及咖啡运量最大货运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开发出全省首个区域“碳普惠”产品,“碳汇”试点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抓实强边固防,筑牢共守祖国疆土的安全屏障

健全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边境管控防控体系,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筑牢祖国西南边陲安全稳定屏障。深入推进兴边富民,积极推动25个边境县(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景洪市、腾冲市列入全国“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实施两轮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407.5亿元,覆盖沿边110个乡镇878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沿边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创新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投入资金138亿元,完成374个沿边行政村19项指导性指标建设,2023年适龄儿童入园率和远程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0631元,比全省平均值高4270元,回乡参与建设和创业人数增加1.6万人,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

拓展实践路径,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常态化推进,省委、省政府连续4年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实施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三年行动,健全联建联创、专家评审、退出管理规定等制度,完善“十进”测评指标体系,开展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创建工作引领力不断提升。创新实施“枝繁干壮工程”,编纂完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云南卷》(10卷415万字)、《中华文化符号解读·云南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使用实现全省高校全覆盖,完成17003所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命名304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建成24个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创新实施“石榴红”工程,深入实施“三项计划”,近2万青少年参与“团结进步同心营”交流活动,累计推出102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精品线路,率先出台《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见》,“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品牌成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引擎,2024年上半年8个自治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2.3万人,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族节庆活动,广泛开展“百家宴”“手拉手”“一家亲”等联谊活动,各族群众互嵌融居格局不断深化。累计创建137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482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先后涌现出张桂梅、鲍卫忠等“时代楷模”和洱源县郑家庄、“宾弄赛嗨”团结互助机制、腾冲市司莫拉村、文山平远片区“三区”建设等一批示范典型,今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云南有23个集体、25名个人受到表彰,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个人总数位列全国第一,民族团结进步的“云南现象”愈加彰显。

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宁洱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中老铁路维护好、运营好,把沿线开发好、建设好”的重要指示要求,以中老铁路通车并在民族团结誓词碑诞生地设站为契机,组建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青少年宣讲团沿中老铁路开展“坐上火车去宣讲”主题活动,在火车车厢内、站前广场、候车大厅等地讲述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带动千余名老挝、缅甸、越南等地游客沿中老铁路到宁洱民族团结园参观,聆听民族团结誓词碑故事,体验中华文化魅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故事沿中老铁路传开。组织中老(中越)铁路沿线6州(市)、25县(市、区)共同开展创建工作并签订框架协议,举办青少年交流活动,打造云南陆军讲武堂、抗战胜利纪念堂、云南民族博物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到普洱民族团结园、那柯里古村、新国门磨憨和尚冈村等中老(中越)铁路沿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全方位展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在云南的成功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