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孟连县“三项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普洱市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4-06-27 18:44:53       【字体:大    中  

普洱市孟连县以创新实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转化“非遗”资源,以文化交融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非遗”档案数字化建设、世居少数民族影像志拍摄、传承基地建设,有效开展“非遗”活态传承,探索“课堂教学+现场参观+实践操作”等方式,有效推动国家级“非遗”项目宣抚司礼仪乐舞、傣族白象·马鹿舞的保护传承。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三交史”内涵,出版《勐马档案》《金水漏印图案·木雕集》《孟连民族民间传统音乐集》等图书、打造《所婻窝罕》《来整墨怂》《幸福响声》《嘎摆光》等节目,讲好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交流共享的史事,用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指尖上的幸福”工程,开展织锦培训9期,受惠600余人次,建立“宣抚司礼仪乐舞工坊”“傣族剪纸、金水漏印工坊”“傣族传统织锦工坊”3个“非遗”工坊,举办嘎汤帕节、泼水节、神鱼节等文旅节庆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共享交融。

二是树立“宾弄赛嗨”品牌,用民族团结互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各民族共创共享的“宾弄赛嗨”互助机制,注入新时代民族工作新使命、新内涵,结合“十进”创建活动,推出“党组织+宾弄赛嗨+X”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模式,建立36500余户“宾弄赛嗨”户,切实推进全域覆盖,全民创建。结合乡村振兴、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依托“宾弄赛嗨”机制,积极建立各民族“生产互帮、生活互助、经济互通、文化互融、和谐共处”的关系,全面构建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新格局。持续塑造“宾弄赛嗨”创建品牌,组织开展“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助机制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彰活动,将“宾弄赛嗨”纪实馆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随着“宾弄赛嗨”成为全民共享的创建符号,孟连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同心共筑中国梦》第三集《手足相亲》案例。

三是推动兴边富民实践,以共享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牛油果种植面积达10.81万亩,是中国最大的牛油果种植基地,探索建立农户以土地流转占30%,龙头企业以种苗、技术折算占30%,国有产投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负责资金筹集、基地建设、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占40%的“334”利益分配模式,实行“334”入股合作的土地约5万亩,入股农户每年亩均分红7000元左右,推动各民族繁荣发展。4个边境乡(镇)11个抵边行政村176个自然村,紧抓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契机,打造“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率先探索边境一线现代化之路。依托国家二级口岸孟连(勐阿)口岸沿边开放优势,打造勐阿·邦康边境文化商品交流会,发展辐射境内外的制糖、边贸等产业,促进睦邻友好,和谐共荣。孟连昌裕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解决西盟、孟连、澜沧三县1.3万户农户5万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走出去”战略及毒品替代种植发展的号召,拓展境外甘蔗种植业务,境外甘蔗面积已发展到13.7万亩,累计贸易总量达340万吨,农业产值达14亿元,使境外“烟农”变成了蔗农,为禁毒除源尽力,减少毒品危害,促进中缅经济和谐发展。立足守土有责的责任担当,扎实推进“三防”体系建设,“八个着力”全面筑牢边境安全防线。芒信镇《推行班户“四联”筑牢边境防线》典型案例荣获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秀案例一等奖和省社会治理创新奖一等奖;班户“四联”机制被写入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并在全省推广学习。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