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县“五个坚持”推进各民族全方位构建互嵌式发展新格局

来源:新平县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4-09-27 17:27:49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新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新起点上积极构建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互嵌式社会结构,着力打造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的互嵌式社区环境,在地理空间实现互嵌式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有力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坚持铸牢共同体意识,推动思想文化互嵌式融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挖新平红色资源,为“五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教材”,把学习教育的课堂搬到县内5个革命历史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累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学习体验活动177场次,参与人数达6.2万人次。开展红色“党课”展播活动,展映红色电影620场次,录制红色党课视频23部。深入开展“文化+创建”系列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相融互嵌,用心塑造“书香社区”文化品牌,精心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构筑了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区文化软环境。组织实施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创作《同饮一江水》《合和共融》《马缨花开向北京》等文艺作品,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坚持一盘棋统筹,推动民族工作互嵌式发展。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县委常委会、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重要学习内容,分级分层抓好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学习、专题培训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优化调整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工作职责,把民族工作纳入新平县“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列为县委、县政府工作报告,定期研究部署民族工作,及时落实各项任务举措。坚持把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重要任务,秉承“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发展互补共生、相互依存。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74元、同比增长3.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4元、同比增长7.3%,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步伐加快。

坚持均衡性布局,推动公共服务互嵌式共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基本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实现各民族全覆盖;优化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集公共服务与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各族群众提供无差异、高效能的优质服务。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推行“一部手机办事通”“云南公安微警务”等便民服务平台,帮助解决就业落户、就医就学、住房租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尽最大努力提供高质量和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实施就业创业幸福工程,开展转移就业“攻坚行动”、挂牌成立12家红色劳务工作站,城镇登记失业就业帮扶率达100%。积极探索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新建、改建校舍和运动场共14.9万平方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推行以“总医院”模式为核心的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全面构建起协同医疗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协作、共同发展的服务格局,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各族群众健康。

坚持高品质建设,推动生活空间互嵌式安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改造提升老旧居民小区,棚户区改造1706套、老旧小区改造801户,受益群众达8014人,人文环境优美、生活空间整洁的宜居生态为各族群众提供了良好的互嵌式社会环境。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站和互嵌式发展社区联盟,通过扎实的社区建设、有效的社区服务和丰富的社区活动,推进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深入实施小区微更新民生项目,精细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硬设施和软环境实现双提升,各族群众得到的好处实实在在。盘活用好社区现有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嵌入式打造集休闲、娱乐、应急等服务于一体的“暖心驿站”“红色驿站”“惠民驿站”,搭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平台,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坚持系统化施策,推动社会治理互嵌式共治。创新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路子,打造形成“党组织+群团群众+社会组织的“一核多元”基层治理共同体,深入实施各族群众多元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共同参与社区自治管理,推动形成各族群众互嵌式治理格局。打造集“1平台、8中心和5项权力”于一体的全市首家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构建“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多元解纷机制。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实体化改革,选派125名综治专员下沉至124个村(社区)。优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矛盾纠纷化解率常年均保持在98%以上。在全市率先建立法官联系乡镇(街道)和检调对接工作机制,率先探索推进“码上解纷”试点改革。戛洒镇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戛洒法庭、漠沙法庭被评定为全市“枫桥式人民法庭”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