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伴镇曼燕村小组,一条条整洁的柏油马路,在村寨里洁白的花丛中蜿蜒伸展,一幢幢漂亮的傣家小楼,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房中有林,林中有房,推窗见绿,巷陌乡间花树掩映。房前屋后花果飘香,村民们在新建的文化广场上欢声笑语。一幅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和美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曼燕村坐落于南腊河的源头“南腊源”,建寨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现有111户、547人,距老挝20余公里、勐伴镇9公里、勐腊县城47公里,是一个历史悠久、山水佳秀、民风淳朴的傣族传统村寨,宛如南腊河边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曼燕村民世代都注重生态保护,这里的古寺、古树、古民居形成了曼燕村的独特风貌。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曼燕村村民对和美乡村建设的愿景。近年来,勐伴镇围绕“五个振兴”,聚焦“八个美丽”,做好“四篇文章”,系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在完善基础设施、做强产业发展、挖掘农旅资源、落实民生保障、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等方面同步发力,实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曼燕村悄然发生美丽蝶变,“颜值”不断升级。
强基础 育人才 促傣寨产业兴旺
近年来,勐腊县在勐伴镇曼燕村小组深入实施“能人带动”工程,从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发展党员3名,将爱农村、懂经营的种养能手9人吸纳到村干部队伍,优化村班子结构,激发内生动力,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实组织基础。
同时,举办2024春风行动系列活动脱贫劳动力专场招聘会1场次,组织劳务技能培训1期190余人。全面挖掘和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和种养大户等乡土人才20余人,并对农村实用5类人才进行统计上报,共上报人才128人。曼燕村立足传统农业乡镇优势,抢抓产业强村政策机遇,全面聚焦产业振兴,将发展壮大黄牛养殖这一传统产业作为稳定增收致富的发力点,形成了集养殖、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黄牛特色养殖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多元化的黄牛产业养殖模式,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重环境 显文明乡风 打造生态宜居傣寨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持续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治理,通过实施农村街巷硬化外立面改造、村庄绿化、河道治理、生产路整修、搭建农村休闲广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美丽乡村。目前,曼燕村共组织村干部、保洁员及辖区群众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00余人次,累计清理建筑材料19吨,柴草杂物11吨,积存垃圾6吨,整治乱堆乱放30处,拆除危旧房9间、废弃猪圈1处,清理河洪道20余公里。
同时,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实施乡村旅游项目“微改造、精提升”,深入挖掘民居、农耕等各类特色文化资源,把文化与美景整合起来,依托望天树森林公园、南腊河田园综合体等,构建“美丽山水+村落民宿+采摘体验”的度假新胜地。持续打造有质量、有流量的乡间民宿、农家乐和网红景点,举办“乡村旅游节”“南腊源骑行赛”“果王争霸赛”等特色节庆活动,丰富乡村旅游功能,展现“原生态”的乡土之美,形成集农林生产、民俗体验、旅游度假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体。
勤治理 善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建立“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党建网格治理体系,成立一级网格4个,二级网格11个,三级网格80个,党员带头、包片负责、联系到户,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有效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金百合”党员服务日为抓手,深入开展“一亲三心”活动,开展“党员助农”“清洁行动”“纠纷化解”“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收集社情民意120余条,解决民生问题23件。持续推进“田字型”网格化治理,全面打造“一中心三平台多阵地”基层善治体系,成立曼燕村网格阵地服务队伍6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9件,曼燕村帮办6件、民情通43件。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持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村规民约制定修订,以树家风、讲家风、亮家风等活动为载体,开展评选“好婆婆”“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活动,充分发挥了榜样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典型引领、榜样带动,提升辖区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
作为勐腊县级乡村振兴示范带乡镇,勐伴镇将曼燕村突出规划的科学性,结合村居优势,找准发展短板,量身定制“曼燕方案”,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和提档升级,在提升村庄“硬条件”的同时增强乡村发展“软实力”,高标准规划建设、高颜值打造曼燕村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搭平台、聚力量,奋力谱写和美乡村新篇章,产销链接、互帮互助,建设和美乡村、美好家园,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乡村振兴促民族团结,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跨区域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和互嵌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