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平命名我的村庄,让她伫立在蜿蜒的边境线上,硝烟散去带不走父辈的荣光,英雄血脉哺育着瓜果飘香、富庶安康……”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庙坝行政村和平村小组,村头红色雕塑上谱写的一首红色爱国“村歌”,深情讲述着和平村的发展历程。
位于祖国西南边境线上的和平村,村域边境线全长4.5公里,被称为由东向西云南省“边境第一村”。近年来,和平村紧紧抓住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机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坚持用历史的“红色”、生态的“绿色”、产业的“金色”维护着民族团结、守护着美丽家园。
以红色底蕴为基调,绘就和平村的“文化画卷”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的和平村曾经饱受战争“创伤”。“和平”,是那群“最可爱的人”冲锋在前,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炽热的家国情怀换来的。“我们将界碑和碉楼‘搬’进村里,让大家时刻牢记和平的来之不易和守边固边的光荣使命。”和平村党总支书记吴言富说,为铭记历史,和平村借助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机遇,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事迹通过墙绘记录下来,把界碑“搬”进村里,让村民走在村子里,抬头就能看见历史,走在巡逻线上,时刻牢记“守好国门就是守好家门”的历史责任。
以绿水青山为基调,绘就和平村的“生态画卷”
走进和平村,村口悠悠转动的水车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历史,潺潺水流穿桥而过,石桥上,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里,几名孩童在嬉戏打闹。往前走,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直通村里,篮球场、活动室等村级活动场所应有尽有,一栋栋楼房在绿树掩映下清新靓丽,村民楼顶上鲜艳的党旗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成为边境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村党总支副书记林仕辉介绍,自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和平村以“小”补助带动“大”参与,“小”花草带动“大”绿化,形成了政府主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机制,打造出一面面特色鲜明、富有个性的文化墙,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也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了民风,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
以产业发展为基调,绘就和平村的“致富画卷”
过去的和平村仅仅是一个隐匿在山野中的小村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平整土地、兴修水利、俯身劳作、发展产业、建设家园,以奋斗的姿态“闯”出一条致富路,让和平村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以前,大家只知道栽水稻、种田地、外出打工,一年下来也就勉强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群众自筹注册成立草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在外打工的人回来了,群众的钱包也鼓起来了。”参与草果种植的种植户高兴地说。
草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和平村实现产业兴、村民富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全村71户305人共种植草果6000余亩。与此同时,村里还建起了草果烘干厂,形成集草果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余元,藏在边寨村落的“红果果”如今已成为边境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此外,我们村还种植有金银花10余亩、生姜2000余亩,依托农业产业,为乡村振兴、群众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吴言富说。
红色底蕴支撑边防固,绿色生态助力边关美,农业种植带动边民富,有了“红色”“绿色”“金色”三基色的搭配描绘,如今的和平村将美丽家园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处处充满着诗意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