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三个坚持”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来源:保山市委统战部       2024-03-18 09:40:44       【字体: 大    中  

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聚焦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六个目标”要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巩固,整合资金5.49亿元,实施项目485个,全面完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指标任务,“边民富、边寨美、边关固、边境和、边疆稳”建设成效进一步凸显。

坚持聚焦主线凝聚合力抓建设

一是始终坚持党委带动、党建引领,高位谋划、高效落实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沿边乡镇、村寨为主体,深入实施强边固防“四位一体”建设和红色村组织振兴试点项目,持续巩固“组织强边、开放活边、守土固边、富民兴边、和谐稳边”工作成果。

二是实施“头雁”引领、红旗党旗飘扬等工程,11个沿边村、132个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136个,实现边境县(市)、乡(镇)、村(社区)全覆盖,把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抵御渗透的钢铁长城。

三是建立健全“乡级党委+村级党组织+村(居)民小组党支部+群众自治组织+党员中心户+网格小组”的六级网格化治理体系,畅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通道,构建起“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农村治理新格局。

坚持培根铸魂凝聚人心增认同

一是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开展“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万名党员守边关”“自强、诚信、感恩”“拥护核心、心向北京”“身在边疆、心向中央”等主题活动160余场次、1.9万余人次参加,持续唱响“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主旋律。

二是提升中华文化在边境村落的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沿边村建设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持续开展中华文化宣传教育,沿边群众对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认知率达100%。

三是持续深化全域创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个边境县(市)全部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4个沿边乡镇、11个沿边村全部创建成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边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廊带建设成效显著,边境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持续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一种行动自觉。

坚持富口袋、富脑袋并重守好边

一是培育壮大边贸产业和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加快腾冲猴桥国际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实现口岸进出口贸易量416.92万吨、贸易值140.43亿元,猴桥边民互市进出口货运量60.49万吨、货运值14.14亿元,177个“互助组”参加边民互市、办理业务14.81万票、收益776.95万元;创建猴桥镇国门新村、滇滩镇联族水城等一批3A级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效益初显。

二是做大做强生猪、肉牛、山羊等传统产业。建成养殖场、养殖小区100多个,存栏5万余头(只),出栏4.5万余头(只),实现经济价值1.8亿余元。

三是做优做精高端冷水鱼、乌龙茶等特色产业。11个沿边村有乌龙茶、烤烟、中草药、草果、咖啡、坚果、水果等特色种植业10余万亩,年产值达1.6亿余元。做到“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增收项目”,11个沿边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770余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万元,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四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不移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边境幸福村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边境各族干部群众强烈的国家、国民、国土、国门、国防意识,建起守护边境安全最稳固的人民防线。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族群众强国哨兵作用,在11个沿边村、132个村民小组常态化选派“强边固防”突击队员,进一步夯实边境一线强边固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