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条半·忆光年 河口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天刚破晓,汽笛声打破了边陲小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的宁静。循着铁路上车轮碾轧钢轨的印迹,记者来到河口镇城郊村委会八条半小组,这里,就是中越米轨铁路跨境货物列车出境前途经的最后一个中国村寨。
已是秋日,边境热浪不减,八条半穿村而过的铁路边挤满了前来观光打卡的中外游客。去年以来,这个铁路旁的边境村庄通过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综合体,迎来了20余万人次的中外游客,实现经营收入23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380元。
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无耕种土地、无支柱产业、劳动力外流的“三无村”。是什么让八条半完成逆袭,实现了“三无村”到幸福村的蝶变?记者来到八条半小组蹲点采访,探寻当地百姓就业创业、经营山水增收致富的故事。
桎梏 因胶而兴也因胶而困
八条半小组特色门头 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八条半小组与越南老街省保胜县班阀乡南所村隔河相望,因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时以“一条”作为1公里的计量单位,河口火车站到此地刚好有8.5公里,“八条半”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沿铁路向村寨走去,自然风光尽收眼底,一幢幢明黄色的法式小洋楼依山而建,山上则是漫山遍野的橡胶林。
“就是因为橡胶树才有了八条半。”在自家门前,城郊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林贵东给我们介绍村史,“半个多世纪前,数万湖南儿女为了开荒种胶支边云南,历尽艰辛让‘植胶禁区’变成了橡胶基地,八条半小组也是那时候逐步形成了建制。”林贵东说。
铁路边的法式小洋楼 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因胶而兴,却也因胶而困。当橡胶价格下行,产业单一的八条半收入锐减,青壮劳力大多放弃割胶选择外出务工。虽然之后陆续尝试了香蕉、菠萝、西番莲种植以及生猪养殖等产业,但效果均不理想。
“那几年,村子很荒凉,钱赚不到,基础设施也不行,村里卫生脏乱差。别说年轻人,连我们这些老割胶工都想出去闯闯。”接过话茬,在村集体公司从事割胶工作30余年的村民杨贵武说。
在杨贵武的印象里,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14年。受益于美丽家园、脱贫攻坚等多轮建设,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有了极大改善,土木、砖木结构的旧房屋被拆除,统一建设了两排法式风格的小洋楼,村里还修建了全县第一个无边泳池,迎来了不少游客。
2021年启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后,八条半小组又一次迎来了改头换面的契机。
村里党员干部群众几番商量后,八条半文旅融合的路子渐渐清晰——以百年滇越米轨文化为主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综合体。河口镇宣传委员常宗艳介绍,项目希望充分挖掘八条半与滇越铁路融合共生的历史,让游客在八条半不仅能领略边地的自然风光,还能切身感受百年滇越铁路的历史变迁。
曙光 边境村邂逅诗和远方
俯瞰八条半小组 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这里有穿村而过的铁路,有一幢幢颜色鲜艳、外观漂亮的现代民居,有沿南溪河修建的观光栈道、无边泳池、烧烤营地……”临近正午,刚从河口口岸通关的越南主播小雪来到八条半,顶着烈日的她笑容灿烂。在TikTok社交平台上,小雪热情地喊话越南网友,邀请大家来到八条半旅居休假,遇见不一样的惊喜。
紧锣密鼓的建设后,2023年3月,投资1820万余元的“八条半·忆光年”文旅项目正式开业。
“八条半架起了中越人民友好交流的新桥梁。”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一旁的“八条半·忆光年”项目运营负责人刀晓龙笑呵呵地说,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远超预期,其中一半都是越南游客。
八条半·忆光年景区里游客在玩水嬉戏 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走进景区超市,生意十分火爆。“村子热闹了,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好。”在这里务工的李文欣忙碌中忍不住攀谈几句。李文欣表示,和自己一样,全村31户人家有28户都进入了景区务工,每月有2500元至3000元的工资,村里不少农户还在家门口办起了小卖部、院坝烧烤,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本地民风民俗,成为大伙的又一收入来源。
“这还算少了边民互市,进口的榴莲、火龙果、木薯国内市场都很好,今年边民互市互助组成员人均贸易收入就达5000余元。”打开手机上的“边互通”App,林贵东和大家说起了近期的边民互市成果,“你们看,今天光火龙果就采购了8车,交易完成后,大家记得及时看看收入有没有到账。”
立足边境优势,河口县近年来通过探索“基层党组织+边民互助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县属国有企业+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助农增收发展模式,边民通过“边互通”App,在手机上就能实现一级市场采购、二级市场销售。
希望 赓续友谊谋发展新机
游客正在体验南溪河漂流项目 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不只跨境旅游,精彩纷呈的中越民间文艺展演、赛事交流也在八条半小组频频上演。
“刚好今天就有一场边民们自己组织的气排球比赛。”跟随刀晓龙的指引,村子中心排球场传来的阵阵欢呼声很快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氛围热烈的比赛战况并不胶着,两国球员秉持着友谊第一的态度进行比赛。一个夸张的表演式扣球后,越南球员用不太标准的“加油”“好球”等中文相互鼓劲,引得全场掌声、笑声不断。
“是‘hǎo球’不是‘hāo球’”,刚下场,越南老街省谷柳坊队员阮氏芳草开始纠正队友的中文发音,从小就喜爱中国文化的她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非常高兴能到中国打球,大家在运动中变得熟悉和亲密,笑容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希望下次还能有机会和中国球友切磋。”阮氏芳草笑着说。
“以后机会更多了,你们可要多过来比赛。”一旁的常宗艳回答道,今年河口镇与老街市老街坊、沿海坊、谷柳坊都签订了缔结友好镇坊意向书,双方不仅会开展经贸、文化、旅游等友好交流活动,还将通过不定期举行体育赛事、文艺表演,让中越人民间的友好故事持续上演。
与青山相互掩映的八条村 河口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8月20日,中越两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成为八条半村民热议的话题。
“铁路、高速公路、口岸基础设施完善后,八条半肯定会迎来更多的国外游客,我们还是得学点常用的外语,才能进一步做好服务。”
“国家说要打造形式多样的研学、文旅活动,我们要想想,怎么策划更丰富的活动,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八条半的边关风情、文化风貌。”
“各家各户要管好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做好卫生的日常保洁,村子旅游发展得这么好,我们可不能自砸招牌”……
景区打烊后,大家一直讨论至深夜:进村道路要再拓宽一些,不然大巴车难进;山头的地很平,准备招商打造半山酒店;球场边打算建个房车营地,给游客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