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地方实践】
以产业之变促农增收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杨万乡探索边疆各民族产业发展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杨万乡深入学习贯彻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文山州“三个一”工作要求,不断推进“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致力于把柑橘产业做精做特、做大做强,以产业之变推动杨万乡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一、背景情况
麻栗坡县杨万乡地处北纬23°,位于文山州麻栗坡县东北部,辖8个村(社)118个村(居)民小组,居住着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仡佬族等7个民族,总人口1.9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0.06%。2019年以前,杨万乡香蕉产业发展兴盛,2019年受香蕉黄叶病影响,香蕉产业遭到重创,产业面临急需转型的困境。在这关键时期,哪都村立足辖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干在前、走在前,率先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新布局,从广西引进砂糖橘发展种植,聘请8名专业技术员负责技术指导,由文鑫合作社具体负责经营管理。截至目前,柑橘产业已覆盖全乡8个行政村(社区)54个村小组500余户农户,其中少数民族村小组42个300余户,分别占77.78%、60%。同时,用短短半年时间完成了建基地、选工厂、创品牌的华丽蝶变,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2022年,全乡柑橘产业实现年产值300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余元,全乡人均纯收入达18255元,8个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2023年,全乡柑橘产业实现产值7000余万元,户均增收10000余元,助力全乡人均纯收入增加达20183.71元,8个行政村(社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各民族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宽。
二、主要做法
(一)党政引领建基地,昔日荒山变金山。乡党委、政府先行先试,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300余亩砂糖橘、沃柑等柑橘种植实验基地做引子,在获取本地柑橘产量高、品相好、口感好、上市早等优势的基础上,将柑橘产业作为“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主导产业重点培育,投入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沪滇协作资金5292万元,通过党政引导、村党组织领办、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干部参与,逐步扩大生产发展规模。同时,从广西引进8名技术专家,组建技术专家服务团队,对柑橘种植全生命周期提供技术指导,从源头上保障果品品质,精心打造甜杨天下、万里挑一——立名杨万的柑橘品牌,推动品牌化统一销售。截至目前,全乡已重点打造14个种植示范基地,新建产业路34.3公里,发展柑橘产业1.3万亩,建成3个选果厂和2个冷库,柑橘产业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昔日的荒山正蜕变成为挂满希望的一座座金山。
(二)企业带动拓销路,从此难卖变难买。聚焦产业链精准发力,探索合作经营保品质、分拣包装创品牌、企业统销增价值的柑橘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择优选定14个合作经营方进驻规范管理,采取统一种苗、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等技术规范,从源头确保果子既有颜值也有品质。全乡柑橘统一进入选果厂进行分拣分级,通过负责市场销售的南庄、广云两家农业龙头企业,以“立名杨万”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成功与重庆、浙江、西安、上海4家经销商签订了保底收购合同,搭建起农超对接、农企对接销售网络,打消果农无销路和零售市场狭窄的后顾之忧,实现产品增值、企业增效、果农增收。2022年,全乡柑橘产量约5000吨,从上市到售罄不到50天,“立名杨万”柑橘实现从鲜为人知难卖到一果难求难买嬗变。2023年,全乡销售柑橘1000余吨。
(三)利益联结共发展,一曲独奏变合唱。为进一步做精做特、做大做强柑橘产业,建立“政府+龙头企业+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农户”的“五位一体”合作经营体系,通过租赁联结、劳务联结、股份联结、订单联结等方式,实现8个村(社)集体经济组织、14个村小组、231户农户与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合作经营方抱团发展。推动风险共担、收益共享联农带农新发展,实现每个村(社)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0万元以上、每个村小组年均收益9万余元、户均增收近4000元。14个种植示范基地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为群众年均创收300万元以上,“立名杨万”的柑橘将真正成为边疆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四)民族团结铸共识,各族农民变股民。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工作中,深入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致力于发挥气候、土地等优势,带领全乡各族群众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柑橘特色产业,依托“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在8个村(社)打造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柑橘示范基地14个,将全乡各族群众以村集体经济股东的身份和享受村集体经济分红形式,纳入村集体经济发展大盘子,共享柑橘产业发展红利,形成小金果、大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局面。
杨万乡柑橘产业得到成功发展的秘诀在于各方通过利益捆绑联结,既各司其职又各尽其责,形成了政府有为、企业敢干、集体助力、经营有方、农户愿干的抱团式发展模式。杨万乡将进一步抓实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全力实现兴边富民,切实把杨万打造成为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2023年12月8日,杨万乡果农韦学建(仡佬族)喜获柑橘丰收
【经验启示】
麻栗坡县杨万乡推进“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建设,致力于把柑橘产业做精做特、做大做强,以产业之变推动杨万乡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小金果、大融合促进民族团结,走出了一条各民族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路子。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把柑橘作为“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主导产业重点培育、攻坚发展,探索形成精选一个产业、编制一个规划、筹措一笔资金、培育一个主体、普及一门技术、打造一个品牌的“六个一”柑橘产业发展新路径,投入财政涉农整合资金、沪滇协作资金5292万元,重点打造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完善产业发展基础,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通过乡党委、政府引导,村社党组织领办,党支部书记带头,党员干部齐参与,发展种植柑橘产业1.3万余亩,利用注册的甜杨天下、万里挑一——立名杨万柑橘品牌推动全乡柑橘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二)“五位一体”,开好合作经营方子。杨万乡经过实践,探索出“政府+龙头企业+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五位一体”经营模式,形成政府管两端、企业闯市场、集体建基地、合作经营、农户得实惠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联农带农新机制,通过租赁联结、劳务联结、股份联结、订单联结等方式,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一是政府管两端。充分发挥政府“有形手”的作用,前端管技术,从广西引进技术专家,组建成技术专家服务团队,对柑橘种植全生命周期提供技术指导,从源头上保障果品品质。末端管销售,精心打造甜杨天下、万里挑一——立名杨万柑橘品牌,建立品牌化统一销售模式,有效提高柑橘产值,避免谷贱伤农的恶性竞争。二是企业闯市场。辖区两家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信息、渠道信息来源广、反应快的优势,及早对接销售市场,签订保底收购合同,避免出现滞销、销不出去的现象发生。三是集体建基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土地流转取得基地产权,完成柑橘种植示范基地打造。四是合作来经营。基地建好后,乡政府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择优选取合作经营方,出让合作期间的经营权,让基地实现规范化经营管理。五是农户得实惠。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公司帮带发展柑橘种植得本金,顺势搭上利益共享顺风车,群众利用基地就近务工挣薪金,实现产业福利最先享,踏上致富增收路。
(三)收益共享,定好收入分配调子。乡党委、政府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体系,采取二次分配的股权量化分配方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真正实现风险共担、收益共享。一是按照投入比进行初次分配,重点兼顾效益。每亩基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需一次性投入1.5万元,打造好后交由合作经营方负责逐年自投资金进行管护,后期只享效益不再追加投入。按照合作期15年计算,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每亩共需投入7.5万元,村(社)集体经济组织与合作经营方投入比约为2:8,考虑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是一次性投入,风险成本高等因素,销售收入分配比例向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方倾斜。经各方共同约定,为保证果苗养分充足,快速生长,前三年不让果树挂果,期间无收益,不进行利益分配。从第四年挂果开始,在产生销售收入后,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占26%,合作经营方占74%进行收入分配。二是按照贡献度进行再次分配,重点兼顾公平。将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的收益再进行二次分配,其中,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分配19%,村小组集体以每亩100元的地租租金参与基地建设分配4%,杨万乡产业发展基金(风险防控金)分配2%,土地流转的231户农户分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