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强化旅游品牌创建 打好文旅促“三交”特色牌

来源:楚雄州民宗委       2024-04-10 18:17:13       【字体: 大    中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实施旅游品牌创建工程,不断增强楚雄旅游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2023年,全州接待游客6307.6万人次,同比增长51.4%,旅游总收入597.2亿元,同比增长43.6%,有效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文化交流,有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制定印发《关于贯彻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三年行动(2023—2025年)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持续擦亮四张世界级名片,打造一批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精品旅游路线,着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成功举办首届楚雄时装周活动,7个国家、省内外24个州(市)组队参加系列活动,境外媒体阅读量2.2亿,全网曝光量累计15.5亿,绿孔雀宣传保护、米兰时装周楚雄彝绣发布会、中华文明探源元谋论坛引发国内外主流媒体广泛关注,不断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成功打响楚雄彝绣、诗意楚雄品牌。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工作,积极推进景区联盟行动,指导全州旅游景区设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金牌解说员培训班,A级景区解说人员实现培训全覆盖。依托优秀的民族文化,积极打造“探秘楚雄·生命走廊之旅、悠然楚雄·古镇文化之旅、绿美楚雄·奇山异水之旅”等8大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红火楚雄·夏日民俗体验之旅”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元谋龙街红军横渡金沙江渡口景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线路,进一步提升景区知名度。

三是强化业态培育,优化旅游产品供给。积极打造“滇中旅游胜地”,制定实施《楚雄州“十四五”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滇西旅游环线“一个中心、四大走廊”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一批规划措施,全面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跨越发展,有效提升景区核心吸引力和竞争力。全州共有39个A级旅游景区,其中:AAAA级14个、AAA级25个,楚雄紫溪彝村等8个自然村获评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楚雄紫溪镇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初评进入文旅部评定程序,8个行政村创建云南省金牌旅游村进入省级实地验收评审程序,推动全州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四是开展协作交流,推动旅游跨区域发展。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强与滇中地区城市、周边地区城市、发达地区城市以及友好城市交流合作,与攀枝花、昆明、红河等地区签订合作协议,围绕打造滇川风景道、恐龙IP、推动金沙江流域文化旅游联合开发,打造金沙江流域(元谋、武定、禄劝、东川)跨区域文旅一体化示范区,推出精品旅游产品线路,推动旅游跨区域发展,进一步提升楚雄旅游形象。

五是夯实发展基础,壮大市场主体。推进文旅项目建设,成功引进南京玉虎、力方等文旅企业,伟光汇通、田园牧歌等一批本土企业回楚发展。元谋人世界公园一期、元谋•远达温泉康养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姚安古镇农文旅综合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整合资金1291万元建设20个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提升项目,提升旅游设施88个。投入200余万元资金实施楚雄州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建成运行“云南公共文化云·楚雄”平台,不断完善景区慢直播、语音导览、AI识景、游客预约等在线旅游功能,全州智慧旅游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全州“吃住行游购娱康体休”文旅产业体系不断丰富。

六是抓实保护传承,深化中华文化认同。健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挂牌成立州、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梅葛、彝族火把节等传习所共65个,夯实非遗传承、传播阵地。依托中秋、国庆、春节、民族节日等节庆活动和“赛装节”“插花节”“虎文化节”“牡丹文化节”“左脚舞文化节”等民族节庆活动,全面展示和宣传民族特色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举办“红火楚雄·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采用“动态展演+静态展示”“现场体验+线上直播”“非遗文化+旅游景区”等形式集中展示展销非遗文创产品,组织彝绣、彝药、彝族歌舞赴北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展演,进一步凸显旅游文化特色,展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深化游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