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夜景 供图
一直以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充分发挥民族团结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强统筹规划,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持之以恒以文彰旅、以旅促融,全力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全域统筹,夯实旅游促“三交”基础。一是育产业。将文旅产业列为全州产业之首,出台三年计划,组建工作专班,一体推进旅游供给提质升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六大行动”,持续叫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西双版纳名片。二是促流动。围绕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实施交旅融合发展工程,推动一体化客运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建成绿美公路703公里,西双版纳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大幅增加;中老铁路西双版纳段2023年全年发送旅客505万人次,单日进出站旅客突破3.5万人次。三是重全域。以绿水青山为形、乡愁乡韵为魂,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建成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名村)31个,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42个、省级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20个、州级以上绿美村庄(乡镇)209个,县市均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大旅游、大流动、大融合格局持续深化,西双版纳成为更多人山水相逢、情谊相通之地。
拓展载体,强化以旅促“三交”支撑。一是建品牌。围绕“世界旅游名城”定位,突出民族文化、热带雨林特色,贯彻全域旅游理念,充分挖掘区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整理和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遗址遗迹、活态遗产,并积极融入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乡村旅游。倾力培塑各民族共享的节庆旅游品牌,在“泼水节”“嘎汤帕节”“特懋克节”等民族节庆活动中增强“四个共同”宣传教育,使广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二是重非遗。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度,建成州古籍保护中心和34所非遗文化传习馆,创意开发了傣锦、傣陶、哈尼刺绣等一批非遗文创产品,推出“勐巴拉娜西”“澜沧江·湄公河之夜”歌舞篝火晚会等一批高水准、高规格的旅游演艺产品,有力推动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普洱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强融合。紧扣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统筹“吃住行游购娱”,打造茶品牌集群,把每一座茶山都打造成世界级精品力作。举办普洱茶交易会、“以茶为媒·交流互鉴”研讨会,以茶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业带动茶叶的销售、以茶文旅带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丰富内涵,提升以旅促“三交”质效。一是抓研究。联合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高校院所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家工作室、同心圆工作站,设立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科研实践基地,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研究体系,加强学理支撑和实践探索。二是提质效。成立创建景区联盟,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引导景区突出和展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规范旅游景点导游词解说词、提升景区文化活动的中华文化内涵,完成38个A级旅游景区改造。充分用好旅游窗口,在核心景区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搭建以政府主导、景区主体、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广泛参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阵地,为文旅融合发展厚植爱国主义之根、注入民族团结进步之魂。把各级各类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串联起来,推出幸福边境、热带雨林、民族文化、茶香古韵四大主题10条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精品线路。三是活载体。命名10个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基地,开设雨林学校、亚洲象保护等课堂,举办“身在边疆·心向北京”“团结进步同心营”等研学活动。依托“一江连六国”优势,借助中老缅泰“四国九方”跨境旅游合作平台、澜湄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等载体,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中华民族形象。
多业融合,释放以旅促“三交”红利。推动文旅地产健康发展,吸引更多“候鸟”旅居养老、更多人就业创业。与13省(区、市)23个州(市)签订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跨区域协作协议,组建全州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社区联盟,打造20个互嵌式发展计划试点社区、企业,建立一批“石榴籽服务驿站”,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城乡网格化服务,促进各族群众全方位嵌入。加快旅游产业延链补链,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告庄西双景“夜间经济”“不忙集市”、大象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新业态,各族群众在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