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雪林:村美民富幸福来

来源:澜沧县委组织部       2024-05-21 09:54:42       【字体: 大    中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将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作为“边疆党建长廊示范带”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规划先行”的模式,聚焦“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澜沧县雪林乡雪林村是一个典型的佤族边境村寨。如今,村落中硬化路宽阔明亮、民居错落有致、菜园生机盎然,幸福笑脸辉映山水,一幅“边民富、边关美、边疆稳、边防固”的美丽新画卷在澜沧边境线上徐徐铺展。

党建引领:边境稳固民心齐 美丽佤寨迎新生

聚焦一心向党,筑牢边境安全屏障。基层党组织多次开展“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主题党日活动,坚决扛牢强边固防重大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守边、固边、兴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网格小组”的网格化治理体系,明确党支部、党小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治理落地生根。

坚持一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意识。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通过培养“双语”宣传队伍,以火塘夜校、赶集日、入户走访、送学上门等形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

实施一项工程,凝聚提升党群合力。持续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在村委会、各个小组及村民活动场所规范悬挂国旗,充分展示国门形象。目前,雪林村10个自然村均已达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覆盖100%,认知率达到90%以上。

产业振兴:兴边富民成色足 边民增收展笑颜

完善产业发展体系,推动特色产业升级。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扶持原则,雪林村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明确产业方向,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连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及开拓市场,不断健全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新模式。

利益捆绑新机制,村社民“抱团”致富。2022年在雪林村哈乎组建成肉牛养殖示范建设项目基地,通过“村党支部+合作社+群众”模式,村干部带头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引入西门塔尔牛,目前哈呼养殖场共有母牛12头,新生小牛11头。通过项目实施,可直接使整个村256户1000人以上受益,项目区农户科学化、标准化养殖意识提高,群众收入明显提高。

农业技术培训,助力特色产业发展。2023年雪林村与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联合开展了茶叶加工技术培训,共计培训100余人次,让村民接触更加先进的茶叶加工技术,把“好技术”牢牢握在手中,有力提高了雪林村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乡村治理:和谐宜居家园美 百姓高歌颂党恩

完善村规民约,激发群众新活力。大力推动边境村寨“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在村规民约的规范和约束下,以农村户厕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同步推进卫生、教育、文化、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雪林村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提升。

深化基层治理,增强团结凝聚力。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整顿,教育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到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全过程。真正把基层治理“独角戏”变为群众共同参与“大合唱”,激发村民自治的内生动力,佤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