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刺树丫口:石旮旯里“蹦”出新幸福

来源:镇康县委宣传部       2024-07-15 10:14:44       【字体: 大    中  

地无三尺平、出门石旮旯、水从天上来、姑娘往外嫁……这是过去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刺树丫口自然村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落地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助推下,如今的刺树丫口村呈现出一幅村美民富人欢乐的幸福美好生活新画卷。

从镇康县城出发,沿着2023年3月份建成投入使用的“27道拐”边关大道往上,仅需20多分钟就来到刺树丫口村,只见戍边馆巍然屹立,古色古香的彝族风情格调小楼镶嵌在山云奇石之间,干净整洁的串户路与路边的墙画相映成趣,雨后的村庄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乡村振兴建设等项目扶持下,刺树丫口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戍边馆修建、阿数瑟文化传承体验示范基地建设,基础设施不断提升。2020年,刺树丫口村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被认定为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原本在外打拼的李俊国也回到家乡经营起了第一家咖啡店,每到周末及节假日,小店人来人往,收入非常可观。

“我们咖啡店的营业额全年平均下来每月纯利润可以达到8000到9000元。”李俊国说。

尝到了甜头的李俊国,利用旅游淡季,在留住游客上花心思,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租了20亩地,增加了边寨山巅四轮越野摩托车俱乐部项目,游客可以在俱乐部里吃喝玩一条龙,还未正式营业,咨询电话就接不停。

随着旅游业逐步发展,游客越来越多,刺树丫口村成立了农旅专业合作社,村民在家门口当起了保洁员、驾驶员、安保员,有的还开起农家乐、便利店,摆摊销售农特产品,大家都吃上了“旅游饭”。全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2023年,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次,合作社收益20余万元,户均年增收超6000元。

随着景区业态日趋成熟,刺树丫口村探索形成了“党组织+管委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聚焦当地红色戍边文化、阿数瑟非遗文化、边境异域文化、自然生态奇观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红旅、农旅、文旅、边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品牌。刺树丫口自然村陆续从过去的短途“两日游”慢慢转变为全域“沉浸游”,自驾游、房车露营等新兴的旅游形式开始形成。“到目前为止,景区已完成戍边馆、观景云台、赐福同心树、游客中心等26个项目,完成投资1.4亿元。下一步,我们将以申报4A级景区为契机,丰富景区业态,进一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赐福彝寨旅游景区管委会主任禹绍辉介绍。

随着村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刺树丫口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在节节攀升。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