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多点发力绘就“象”往生活新画卷

来源: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事务局       2024-08-22 09:48:00       【字体: 大    中  

近年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目标,积极发展农业、旅游业,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补齐民生短板。全州各族儿女把村寨建设得更美丽,把产业发展得更红火,把生活过得更幸福,绘就了“幸福西双版纳”的厚重底色,共建共享“在云南样样好”的幸福生活。

共建家园,绘就幸福生活底色。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形成现代化边境幸福村“西双版纳样板”,边境村寨实现“青山变金山”“家园变花园”“边线变防线”的转变。

勐腊县勐满镇曼烈村民小组依托勐满口岸、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从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党群力量入手,实现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乡风文明与人居环境提升互融互促、同频共振。曼烈村民小组充分发挥民族特色优势开展村寨提升打造,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打造小花园、休息亭等,并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加快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勐腊县勐腊镇曼纳伞村上龙茵村民小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的景象。上龙茵村民小组大力挖掘美食、民族文化等资源,主动融入边疆党建长廊先行示范区建设,积极谋划发展特色农家乐、体验式民宿、特色集市等,多渠道、多途径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创收。上龙茵村民小组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与云南久瀛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游客中心帮扶共建协议,共同开展游客中心运营。同时,实施美丽村庄、绿美村庄建设,发展庭院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补齐短板,深化跨境医疗合作。西双版纳州在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领域攻坚克难,推出一系列精准务实的改革举措,深化跨境医疗合作,补齐民生短板。

勐腊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3年,为方便境外患者就医,勐腊县人民医院聘请一名老挝专业翻译,负责接待境外患者。同时,设立导医咨询台,24小时专人值班,并为入境患者开通危急重症患者入境就诊绿色通道,简化患者入境流程,节约患者时间,方便入境患者就医。近年来,勐腊县人民医院与老挝方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患者转诊、医院管理、人员交流、专科能力建设、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许多交流合作。2023年,勐腊县人民医院组织医疗团队赴老挝合作医院进行交流、义诊、培训,共培训老挝医务人员40余人、义诊500余人。今年以来,西双版纳州不断优化患者诊疗通道,积极收治境外患者,1至6月,共接诊9023人。

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西双版纳州着力加快旅游产业延链补链,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旅游+”“+旅游”“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景洪市勐罕镇曼嘎俭村将地理位置邻近的曼空岱、曼空迈、曼峦站三个村民小组串联打造成文旅融合综合体,培育“美丽乡村+旅游”新业态,将传统傣族村落和现代艺术形式相结合,从“新农人”的视角,打造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游客走进体验馆,可亲自体验傣族造纸、慢轮制陶、傣族织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西双版纳州立足资源优势,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以茶为主题,做足茶旅文章,开发出“茶+观光旅游”“茶+休闲旅游”“茶+研学旅游”等多种消费业态,探索茶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村从规划、资源、融合、保护管理入手,以“主题打造、产业融合、全季全时、错位发展”思路,用特色化、差异性吸引游客,推动乡村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并发展民宿集群,依托万亩茶园、百年古茶树和哈尼族风情等资源,打造精品民宿,培育南糯山民宿品牌。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