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2022年10月,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地方实践】
推动大气污染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五个凸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绿宝石”,坚决扛牢大气污染治理责任,以空前的力度、过硬的举措、强力的手段,持续打好春夏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压实责任、加严措施、强化管控,不断提高治理效能,不断强化内源污染管控力度,实践探索总结了“强措施、控内源,腾库容、削峰值,减天数、惠民生”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着力以“五个凸显”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
一、背景情况
西双版纳州是世居着傣族、汉族、哈尼族等13个民族,2023年全州常住人口133.30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77.6%。西双版纳州是“回归沙漠带”上仅存的热带雨林,全州森林覆盖率、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和固碳释氧功能价值,均为全省第一,动植物种类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森林博物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区域性污染传输加重等因素影响,西双版纳州部分年度环境空气质量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空气质量不稳定问题凸显。为此,西双版纳州采取系列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十四五”以来,全州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定提高趋势,2022年州政府所在地景洪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7%,细颗粒物平均浓度16μg/m3,属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佳水平。2023年,面对极端严峻形势,始终认真落实“以时保天、以天保月”工作要求,先后组织开展春夏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秋冬季颗粒物削减攻坚行动,顶住了极端气象条件和高强度区域性污染传输等不利因素冲击,景洪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2%,细颗粒物平均浓度25μg/m3,顺利完成省考核目标要求。
二、主要做法
(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高位推动凸显“严”。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高度,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为双组长的大气污染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大气污染防治做出指示批示,近两年来召开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专题会议等研究大气污染防治19次,及时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完善了空气质量日报、目标完成情况月通报、专家定期会商研判等制度。景洪市建立完善工作专班机制,组建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集中攻坚。充分运用网格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做到每个餐饮烧烤店、每个居民小区、每个施工工地都有责任单位、责任人,做到不留死角、无缝隙覆盖。
(二)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应对管控凸显“快”。一旦出现空气质量下降达到预警启动条件时,确保队伍迅速出动,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执行应急减排措施开展巡查,严查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启动不同级别污染天气应对响应,综合采取限产限排、错峰建设、清洗降尘、车辆疏导、人工增雨、禁燃禁烧等各项措施,全力控内源、削峰值。修订完善《西双版纳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订印发《西双版纳州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方案》,进一步降低污染天气应对预警启动门槛,不断提高污染天气应对能力。进一步完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机制,加强部门会商、信息共享,组建多部门参与的监测预警组、会商研判组,提高预测预警分析能力。建立污染天气调度工作群,发现空气质量下降或达到预警启动时,及时通知各部门采取管控措施。
(三)落实“三个治污”的工作方法,监测预警凸显“准”。按照“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要求,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利用道路移动监测、空气质量微站监测、工地扬尘监测、激光雷达监测、卫星遥感火点监测、组分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污染源排查、污染成因分析,科学预测空气质量变化形势。加大对监测结果的应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时间精准、对象精准、区位精准。目前全州已建成空气质量微站53个,实现乡镇空气监测全覆盖;建设黑烟车抓拍系统5套、机动车遥感监测系统1套、高空视频监控9个。全州在建施工工地均安装了扬尘监测设备,实现对PM2.5、PM10的24小时在线监测;针对渣土运输车辆加装GPS定位、视频监控并接入城管部门监管平台,监测监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大气污染的精细化管控、精准环境执法提供支撑。
(四)坚持“钉钉子,一鼓作气抓到底”的工作作风,防治措施凸显“细”。督促建筑工地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防控措施,实行“红黑榜”制度,先后开展道路扬尘、施工扬尘、企业物料堆场扬尘、矿产开发扬尘等专项整治。修订《扬尘防治技术导则》《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标准图册》,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力度,提升绿化覆盖面积。强化城市道路、交通干线扬尘管控,增加洒水频次,延长作业时间,景洪市在主要道路安装绿化喷淋约12.59万米,新建入城车辆自动冲洗设施11套等,有效遏制道路扬尘污染。强化餐饮油烟管控,对餐饮单位实行环保、食品安全双重审核把关,要求安装“一键式启动”油烟净化设施,保证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转。通过烟污染防治责任告知书等,不断提升群众规范经营的自觉性,实现城区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全覆盖。推行秸秆焚烧网格化管理机制,层层签订严禁秸秆焚烧承诺书。将禁止秸秆焚烧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利用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焚烧秸秆行为。大力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综合利用,有效减少燃烧秸秆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五)运用深入一线到现场办公的一线工作法,督促检查凸显“实”。先后印发《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攻坚方案》《西双版纳州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督导工作方案》等方案,持续派出督导帮扶组对各县市、部门开展督促检查、帮扶整改,对存在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加强整改调度,不断压实属地和部门责任。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情况实行日调度,启用污染天气应急指挥调度平台,不断推送各类监控发现的烟火、扬尘污染等事件,第一时间反馈县市派员处理,确保发现及时、响应及时、处理及时。组织开展“绿剑西双版纳”联合执法检查暨实战大练兵行动,严查大气污染违法行为。在污染天气期间组成专项执法检查组,对重点企业执行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开展每日巡查,督促企业落实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要求,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西双版纳州主动融入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不断推动西双版纳州绿色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守护好蓝天白云,切实提高群众蓝天幸福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来西双版纳州避寒度假、康养旅游,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培育“金山银山”,“金山银山”反哺“绿水青山”的价值转换模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潜力。
2021年8月1日,西双版纳州建成西双版纳州大气环境质量网格化监测系统
【经验启示】
西双版纳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立州”战略,以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为目标,实践探索出了“强措施、控内源,腾库容、削峰值,减天数、惠民生”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验,加快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不断增进边疆各族群众民生福祉。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保障。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每年组织召开全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专题会议,主要领导强化部署、督导检查,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指挥机构。各县市、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加强一线指挥调度,对出现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有力推动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制度保障。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定期调度制度、督察检查制度、通报预警制度、专题分析制度+适时约谈问责制度等,以机制完善推动责任落实。制定精细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攻坚方案,充分发挥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指挥作用,加强部门间横向、纵向联动,及时会商解决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运转高效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格局。
(三)培养优秀专业人才,是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人才保障。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人才引进培养,不断提高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水平。充分利用遥感监测、雷达监测、走航监测等手段开展污染源排查、污染成因分析,提升运用科技手段助力精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污染源解析、溯源监测分析、大气污染调查评估及管控对策等科学研究。
(四)积极发动广大群众,是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群众保障。西双版纳州具有浓厚的民族生态文化底蕴,在有效的治理措施和宣传引导下,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不随意焚烧垃圾秸秆、燃放烟花爆竹。许多村寨将严禁焚烧垃圾、秸秆等防治大气污染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