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地方实践】
穿上时代的“新衣” 非遗文化“活”起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打造“非遗+”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红河州坚守弘扬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努力开创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局面,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发挥非遗的强大功能。
一、背景情况
红河州地处云南东南部,因美丽的红河穿境而过得名。境内世居汉族、哈尼族、彝族、苗族、傣族、壮族、瑶族、回族、布依族、布朗族、拉祜族11个民族。2023年经济总量2889.42亿元,位居全国30个自治州第一、云南省第三。近年来,红河州深入实施非遗保护传承工程,扎实推进“非遗+”融合发展新模式,在传承中保护、在发展中传承,让绵亘千年的红河非遗瑰宝闪耀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华光。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模式,注入发展活力。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非遗+文旅”“非遗+直播”“非遗+研学”等“非遗+”融合模式,深入挖掘非遗内涵、讲好非遗故事、传承非遗基因,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展现红河州非遗魅力。在“非遗+文旅”方面,以马帮古城、撒玛坝万亩梯田两大景区为主要元素,打造寓意深刻且种类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抱枕、丝巾、钥匙扣、折扇、笔记本、水杯等。举办“开秧门”暨“仰阿娜”文化旅游节,推出一批具有非遗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线路,吸引近万名各族游客走上街头,齐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乐作舞》。在“非遗+直播”方面,通过网红达人直播带货,为“石屏豆腐”“彝族剪纸、刺绣”“哈尼古树茶”“建水紫陶”等红河非遗文化产品代言。通过知名文化与美食博主现场直播,展示花式体验非遗,挑战花式吃豆腐、听海菜腔、了解彝族刺绣,提升非遗的吸引力、知名度。在“非遗+研学”方面,围绕哈尼梯田世界级文化品牌打造《哈尼古歌》系列文化品牌,创作演出《哈尼四季生产调》《开秧歌》等农耕文化精品,通过非遗沉浸式体验,在游玩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文化认同,领略非遗独特的文化魅力。“非遗+”模式是适应当代快速发展新媒体,拓展非遗传承传播的需要,更是推动非遗全面融入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途径。“非遗+”已融入现代生活、旅游文创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模式中,实现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聚焦传承,激发内生动力。“活”起来的非遗才能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在传承人较集中、传承基础较好的地区,依托具有影响力和传承能力的教育机构、企业和个人工作室,设立传承点,举办各级传承人培训和展演展示活动。目前,全州共有各级传承人1984人,其中:国家级13人,省级87人,州级395人,县级1489人。设立非遗传承场所163个。举办由云南艺术基金资助的项目“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训”,由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的项目“哈尼族八声部民歌演唱人才培养班”等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展示活动,促进学生近距离体验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加强传承人后备力量建设。其中,由元阳县非遗中心承担完成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抢救性记录工作获评全国二十五个优秀项目之一。2023年1月,《云上梯田长出的音乐——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红河南岸哈尼族彝族乐作舞遗存集》入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2年度)名单,在弘扬传统文化、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提升非遗传承人素养、激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建章立制,夯实保护基础。制度建设让非遗保护传承有章可循,颁布实施《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制订并不断完善哈尼古歌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方案,加强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开展非遗档案库建设和非遗资源普查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国家、省、州、县四级保护名录体系。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各级非遗保护项目1196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86项,州级190项,县级904项。
(四)搭建平台,成果落地开花。平台建设助推非遗“火”起来,建立非遗保护中心数据库,对开展的非遗展演、民俗活动和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非遗宣传片等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储存,实现红河非遗数字展示平台与博物馆、图书馆等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数字展示平台,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在谋求保护与实训相结合的进程中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3年6月29日,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非遗项目建水紫陶在建水县成立首家“建水紫陶产业学院”,依托紫陶学院、民族师范学校陶习苑等4个实训基地,与中国美院、西安美院等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建水紫陶联合研究中心”。紫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已成功上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截至目前,全县紫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600余户,紫陶从业人员6万余人,当地3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
红河州坚持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不断创新理念、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精神、技法穿上时代的“新衣”,助力非遗技艺在各民族中的传承与融合,以非遗的精彩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大众生活、走向全世界的视角,推开了遍览“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彩生活之门。
2024年2月,石屏县龙朋镇彝族跳烟盒舞参加民俗文化展演
【经验启示】
非遗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联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红河州以“非遗+”模式为切口,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关系,推进非遗相关制度建设,探索激发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对策和建议,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健全协作机制才能推动在非遗保护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创新模式、聚焦传承、完善机制和平台搭建,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非遗保护传承体制机制,为非遗的开发和输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努力推进公众参与,动员各族群众加入非遗保护的意愿,扭转政府主导带来的非遗保护传承的“被动”局面,营造良好的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让非遗深嵌于各族人民现代生活,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建强人才队伍才能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破口。突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精神,重点培养一批以非遗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较强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传承人,加强传承梯队建设,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接稳传好非遗保护传承的接力棒,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中华民族认同。
(三)传承与创新融合才能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非遗文化创新与应用牵引,坚持将非遗保护传承纳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程中来,找到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文化产品生产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内容生产与传播手段现代化,推广特色应用技术与场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