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怒江州紧扣工作主线,准确把握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意涵、内在逻辑,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坚持保护传承、守正创新,焕发传统文化生机。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省州两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持续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抢救性修缮工作,茶马古道兰坪段保护修缮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开展非遗传承人申报选树工作,今年内申报完成国家级3人、省级8人。郁伍林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公示名单,兰坪县土风文化发展协会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为“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举办“秘境怒江 非遗之夜”“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展演、“沪滇携手兴乡村民族团结一家亲”——“秘境怒江 多彩非遗”交流活动、“木火乐团”音乐专场汇报演出等活动,展示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开展文艺精品创作,新创作书法、美术、歌舞、乐器合奏等92个文艺作品,其中8个优秀作品将代表怒江参赛。
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积极推动全州文化事业发展。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彩云之南等你来”“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动1016场次,参与的群众和游客达87.9万人次,让民族文化成为拉近距离、促进交流的“和美音符”。深挖民族体育资源,走“体育+民族文化”道路,组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支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举办。组织开展民族节庆活动,做好“节庆+宣传”“节庆+体验”“节庆+交融”三篇文章,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民族节庆活动逐渐演化为全州各族群众共享的区域性节日,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坚持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示范村项目建设,助推文旅产业换挡提速,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截至目前,20个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完成核心区及省级补助资金项目建设,9个村投入运营。新增10个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已完成规划审核。累计创建4个4A级景区、11个3A级景区、4家省级绿美景区标杆典型,1条线路入选“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系列户外体育赛事活动,打造“我们的节日”活动品牌,加强滇西各州(市)区域合作交流,持续提升怒江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推进文体旅深度融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今年上半年,怒江州累计接待游客499.55万人次,同比增长13.53%。旅游消费44.04亿元,同比增长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