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供销农业科技服务站为中老边境小镇描绘新“钱”景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2025-04-01 09:51:34       【字体: 大    中  

在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中老边境线上,中国磨憨与老挝磨丁双城相望。

磨憨镇位于云南省最南端,与老挝接壤,行政区划属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距离昆明600多公里。作为中老铁路国内段的最后一站,磨憨不仅是中国南向开放、昆曼国际大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枢纽通道。

为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22年5月,云南首创“省会托管口岸”机制——由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全力推动资源、要素、政策向磨憨镇倾斜。昆明市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打造6个边境幸福村。

建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镇曼庄村的昆明供销农业科技服务站。昆明市供销合作社 供图

2023年,为全面推进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有序开展,解决磨憨当地农户技术难、农资贵、销售链长等问题,昆明市供销合作社经多次实地调研和协调,结合现有资源优势,以昆明供销集团为平台,在磨憨镇曼庄村成立该镇首个农业科技服务站——昆明供销农合联农业科技服务站,并在尚勇、磨龙、龙门、尚岗、磨憨5个村设立分站,切实有效将昆明供销集团等一级农资供货商资源及技术资源下沉到村,以品牌、价格、技术等支撑,开展农资供应服务、农业技术指导,着力破解当地农技推广服务不足难题,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升级。

“截至目前,服务站营业收入已超过100万元,同时还带动周边村民发展人参果、甜笋、辣椒、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种植,村民人均年收入超2.3万元……”谈及昆明供销科技服务站带来的变化,曼庄村委会主任、磨憨镇农业科技服务站站长陈全武说。

对当地农户来说,服务站如此受欢迎,不仅是因为销售农资,更关键的是提供一系列技术支持。

陈全武介绍,服务站成立之前,他在磨憨镇龙门村种植60亩扁豆,由于不懂技术,隔三岔五乱用肥用药,不仅没有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买农药化肥还花了不少钱。2023年,有了服务站昆明供销集团技术人员的指导后,陈全武又种了30亩扁豆,一茬下来,农资成本支出只有4万多元,比之前省了一大截,而且扁豆还丰产提质。“有了服务站的技术支持,什么时候用什么肥、打什么药,都有技术人员把握,这个很关键,关系到降本增效。”陈全武说,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农业种植要有技术支撑,不能盲目、随意乱用肥料。

通过村干部的带动,周围村寨的农户见到陈全武种植的30亩扁豆“大获全胜”后,纷纷到服务站寻求农资、技术等服务支持。

昆明供销农业科技服务站技术人员在田间指导人参果种植。昆明市供销合作社 供图

按照“农技+农资”一体化发展思路,昆明市供销合作社在上述6个村建立统一工作内容、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技术支持、统一实施步骤、统一规范管理“五统一”工作标准,以技术推动边境幸福村产业发展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建设;通过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传授水稻、人参果、大豆、火龙果、辣椒、香菜等品种的种植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以及农机耕作、保养技术,实现产业兴边富民。同时,昆明市供销合作社与曼庄村委会结对共建,一边开展技术培训,一边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团结稳边固边工作。

开沟排湿、田间追肥、防治病虫害……如今磨憨镇的田间地头,遍布了供销合作社的足迹。据统计,随着各项兴边富民政策的实施,陈全武所在的曼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22年的不到1.8万元提升到2023年的超过2.3万元,有力促进了边境幸福村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