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缅边境的群山环抱中,一座现代化跨境产业新城正拔节生长。作为中缅边境经济合作的重要支点,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娜妥坝边境产业园的建设画卷正徐徐展开,谱写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边境新篇章。
位于西盟县城北部的勐卡镇娜妥坝社区内的大黑山通道,是20世纪90年代西盟县最大的对外服务贸易窗口,有“西盟国门第一寨”之称。
站在大黑山通道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双向六车道的通关大道已初具规模,联检楼穹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承载着西盟县三十年对外开放记忆的通道,正经历着蜕变。据了解,大黑山通道建设项目于2022年4月20日开工,总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包括联检楼等11栋单体建筑及室外工程,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建成联检楼等9栋主体建筑,正在实施信息化建设及2栋扫尾工程,计划2025年6月底实现边检业务入驻。据介绍,大黑山通道于去年3月18日起实现了替代种植产品预约通关。2024年累计人员出入境达15.5万人次,累计车辆出入境2.6万辆次。
向北眺望,总面积6885亩的娜妥坝边境产业园已勾勒出清晰的产业版图。产业园北部的口岸商贸区里,边民互市场所的钢结构骨架已搭建过半,未来这里将汇聚中缅特色商品;产业园西部的工业物流区内,天然石材基地的标准化厂房正进行设备调试;产业园南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中,西盟县万头肉牛养殖示范场和农文旅融合康养项目正预备落地。
一组跃动的数字印证着发展脉搏:2024年累计人员出入境人次从2023年的3万余人次增长至15万余人次,2024年替代种植甘蔗进口突破5万吨,总投资估算4.78亿元的边境冷链仓储物流园落地在即。这些数据背后,是238户抵边搬迁群众的新居封顶,是缅甸佤邦20万头肉牛存栏的产业联动,更是中缅边境“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的质变。
在缅甸佤邦勐冒县,储量丰富的大理石矿等待着跨境合作的开发机遇。西盟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通道管理股股长李春明介绍:“大黑山通道通关不仅会助力缅甸(佤邦)矿产、木材等优势资源出口变现,还能将运输时效压缩,将双边资源串线成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边民互市到产业互联,从单点通关到区域协同,大黑山通道与娜妥坝产业园的共生共荣,正书写着新时代兴边富民的新答卷。当第一缕阳光洒向界碑,这片热土已准备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跨境合作的朝阳。
记者 张顺鋆 郭丽 杨子双 摄影 陈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