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缅边界线直线距离仅2公里的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允软村,不仅是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边境幸福村的典范,更因一颗彩色的豆子——孟连七彩花生,书写着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踏入允软村七彩花生种植基地,千亩绿叶随风翻涌,仿佛一片跃动的绿色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花生叶片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图景。村民刀婉昕正穿梭在田间,娴熟地拔除杂草。汗珠顺着她的脸颊滑落,却掩不住眉眼间的笑意:“这不是普通的花生,是咱边境村的‘致富金豆子’。”
孟连七彩花生,因其果仁外皮的斑斓纹路而得名。相较于普通花生,它堪称花生家族中的“贵族”,是滇西南傣家历代传承的土著老品种,不仅颜值出众,更富含硒元素、花青素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市场售价更是普通花生的2至3倍。这颗小小的七彩花生,正成为边境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成熟的孟连七彩花生。吴兴龙 摄
七彩花生对种植环境有较高要求,仅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孟连县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纬度、海拔、土壤及气候温差等条件都非常适合农业种植,孟连县特有的红砂山土壤,更是成为培育优质七彩花生的关键因素。
过去,允软村村民守着甘蔗、玉米等传统作物,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人均年收入较低。为打破困局,当地政府以“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将七彩花生列为重点发展产业。2022年,村里试种的七彩花生喜获丰收,借助孟连县“地理标志”品牌优势,产品迅速走红市场。尝到甜头的村民们纷纷扩大种植规模,刀婉昕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去年我家种了10亩,亩均产值超5000元,今年又扩种了5亩,希望今年也能有一个好收成。”
刀婉昕种植的七彩花生。吴兴龙 摄
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更激活了边境村落的发展活力。2023年,刀婉昕在村里开起了“边境特产店”,将七彩花生、手工红糖等特色农产品摆上货架,吸引了往来游客驻足选购。除此之外,她还向孟连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申请了卷烟零售许可证,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为让七彩花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允软村还充分借助上海对口帮扶孟连的资源,刀婉昕在援滇干部的指导下,多次前往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考察市场,与多家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企业建立合作。如今,允软村的七彩花生不仅出现在长三角地区的商超货架上,更成为特色糕点、养生饮品的优质原料。
产业做大了,品牌也要叫得响。今年以来,刀婉昕正忙着打造自己的花生品牌“勐菓”。“我们正在对花青素指标进行检测,一旦指标检测合格,便可申请注册商标。届时,我们将为花生配备精美的礼盒包装,让这颗彩色花生成为孟连走向全国的金名片。”刀婉昕满怀憧憬地说。
如今的允软村,已从昔日的边陲小寨蜕变为产业兴旺的幸福家园。允软小组共有50户人家,目前每年彩色花生种植面积可达1300亩左右,每亩收入在4000至5000元之间。这颗从泥土中孕育出的七彩花生,正串联起边境村民的致富路,绘就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作者 吴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