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喜庆氛围中,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田蓬镇的田野间一派繁忙景象——千亩万寿菊铺就金色“地毯”,千亩烤烟竖起绿色屏障,万亩稻谷翻涌金色“浪涛”,万亩玉米摇曳饱满穗粒。各族群众用汗水浇灌收获,在边境线上勾勒出产业兴旺、边疆稳固、百姓富裕的动人画卷。
稻谷:千亩“金浪”筑牢“粮袋子”
作为全镇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田蓬镇2025年稻谷种植面积达1.6万亩,覆盖305个自然村。当地大力推广“优质稻种+绿色种植”模式,从选种到田间管理全程严把品质关,预计今年稻谷总产量可达750吨,综合产值225万元。这稳稳守住了群众的“口粮安全”,更筑牢了边境地区的粮食安全线。
万寿菊:金色“花海”鼓起“钱袋子”
走进田蓬镇龙哈村,千亩万寿菊迎风绽放,花农们穿梭花丛中采摘、装筐,笑容映着花海格外灿烂。依托“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合作机制,田蓬镇引进云南谊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模化发展万寿菊种植1000亩。预计今年万寿菊产量超2000吨,产值突破100万元,直接带动3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让“金色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烤烟:绿色叶片种出“金效益”
“今年烟叶长势好,亩均收益能到5000元。”烟农们的话语里满是期待。2025年,田蓬镇烤烟种植面积1275亩,覆盖4个村委会,在烟站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烟农科学管护、精准采收。据测算,今年烤烟亩产约250公斤,预计全年产值达530万元,烟农将通过这片“绿金”叶片实现稳定增收,成为边境乡村的“致富支柱”。
玉米:万亩嘉穗激活“循环链”
田蓬镇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达3.2万亩,通过引进耐旱抗病优质品种,亩产突破600公斤,较传统种植增产10%。除作为主粮保障民生外,当地还将玉米秸秆进行青贮加工,用于发展畜牧业,形成“粮—畜—肥”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不仅提升了玉米产业的附加值,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
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