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乡贺岭村围绕党建引领主线,从组织带动、企业推动、各方联动三方面发力,全力打造边境幸福村升级版,不断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组织带动 村寨面貌实现蜕变
贺岭村借助“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确定科学的规划方向,秉持依山就势建村、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推进边境幸福村项目建设,并入选优秀村庄规划典型案例。在文化建设方面,组建文艺宣传队,将党的恩情与民族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每逢春节、新米节等重要节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便热闹开展,村民们载歌载舞,生动展现了边境幸福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贺岭村还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临沧市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村民赵国祥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村庄治理上,贺岭村按照“531”+“10”的绿美建设模式,开展绿美家庭行动,同时借助“红黑榜”通报机制和“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让村寨环境持续向好。2024年,贺岭村荣获云南省卫生村称号,斗东自然村在2023年获评市级绿美村庄。
企业推动 助力村寨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引入佤山茶厂CTC红碎茶生产线,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茶农”的发展机制,以订单、联营等方式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目前,企业与贺岭村签订了1500亩茶叶原料合同,带动160户622人种茶,茶农每亩增收1200元以上。贺岭村还充分挖掘佤族传统农耕文化,争取爱德项目支持,按农事节令开展农耕文化体验展演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乡愁。同时,引进佤山旅行社等2家文旅企业,盘活民俗体验店,打造星空有梦营露营基地,2024年吸引游客2000多人次,创收16万余元。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推广米团花种植,发展蜜蜂养殖产业,蜂群保有量和蜂蜜产值逐年增长。
各方联动 为村寨擦亮文明底色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通过入户座谈、开会宣传等方式,制定村规民约,革除陋习,发扬优良传统。贺岭村党总支积极组织各类集体活动,增强群众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村级妇联定期为“一老一小”和困难特殊人群提供帮助,贺岭村因此获评临沧市“三八”红旗集体。以“两网融合”为依托,将党员充实到网格管理工作中,开展纠纷调解、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村庄自理自治能力,形成了守望相助的邻里互助模式。
如今的贺岭村,在党建引领下,组织、产业、文明协同发展,一幅边境幸福村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