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稳 边民富 边境安 边防固——云南持续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

来源:《云岭先锋》2025年第5期       2025-05-15 10:15:51       【字体: 大    中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民族众多,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

为夯实党在边疆地区的执政根基,云南2007年启动实施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坚持不懈强组织、建阵地、聚人心、固边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凝聚人心的坚强堡垒、推动发展的坚固基石、维护稳定的钢铁长城。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民警与独龙族群众在一起。(余润强 摄)

建强基层组织,夯实边疆执政根基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边疆民族地区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202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给予普洱各族干部群众极大鼓舞。时隔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对云南各族群众念兹在兹。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地处怒江大峡谷深处,由于地理条件等因素限制,独龙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曾经长期处于滞后状态。近年来,独龙江乡党委以组织建设为抓手,通过构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群众”相联系的“网格树”,打造“一村一品”,“战斗堡垒村”马库村、“红色美丽村”巴坡村、“生活富裕村”孔当村等一个个特色村寨脱颖而出。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独龙江乡发生了巨变,越来越多的独龙族青年不断向党组织靠拢。”独龙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木小龙说,通过持续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独龙江乡2020年至2024年培养发展新党员150余名,全乡40个村民小组均实现党员人数3人以上。

在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中,云南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战斗堡垒工程,推动抵边村党的组织全覆盖;实施党支部“扩先、提中、治软”专项行动,实现基层党建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同时,云南在边境县乡村三级全面建成集党务、政务、服务于一体的“云岭先锋”党群服务中心,为党员群众提供一窗式办理、一站式服务。

为让边疆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云南注重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省级层面先后实施了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农村优秀人才“归雁”回引工程、村(社区)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等。各地多举措加强基层干部培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办边境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组织县、乡、村、组四级书记同场竞“绩”……一项项务实举措,为云南边境乡镇培养了一大批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的村(社区)干部。

深化联防联治,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镇,有一个景色秀美的哈尼族村寨,因与越南隔河相望,被命名为“隔界村”。普玉忠是这个村寨的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外事界务员。自2007年成为界务员以来,护碑、巡边成为他最重要的工作。18年间,普玉忠用脚步反复丈量着60至63号界碑间13公里的边境线,其中60至61号界碑相距10公里,且道路不通,每次巡边他都要在荆棘密布的山林里步行3个多小时。被毒虫叮咬、树枝划伤,成了他工作的常态,但至少每月一次的全线巡查,他都会认真擦洗每一块界碑、涂上鲜亮的红漆,并将界碑周围的环境卫生打扫干净。

在云南,还有很多像普玉忠一样的“守边人”,他们以山林为伴、以飞鸟为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翻山越岭、风雨无阻,默默诠释着为国守门、强边有我的家国情怀。

“深化联防联治,一个边民就是一名哨兵。”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通过建立“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制”等领导体制、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形成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边境管控防控能力,以全民防控保证边疆稳固、边境安宁。

近年来,云南边境一线的党员干部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不断加强抵边一线重点区域的值守巡逻,切实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强边固防最前沿。

推进兴边富民,提升边疆群众幸福感

在云南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分布着374个沿边行政村(社区)。2021年以来,云南围绕“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在全省374个沿边行政村全面推进边境幸福村建设。随着一个个建设项目的稳步推进,如今的云南边境一线,群众生活更加幸福,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附近,有这样一个村子,一半属于中国,名叫“银井”;一半属于缅甸,名叫“芒秀”。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程度较深,外出务工一直是两地边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后来,当地引入旅游公司对瑞丽市姐相镇顺哈村委会银井村民小组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打造了“一寨两国”景区,随着景区的发展壮大,村民的收入不断增长。

边境兴则边疆稳,边民富则边防固。近年来,云南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省级财政累计投入约15亿元资金,扶持发展重点优势产业,让云南边境线上越来越多的边境抵边村实现幸福蝶变——2023年年底,云南全省边境幸福村建设6个方面、19项指导性指标全面完成;2024年《云南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把374个沿边行政村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典范、全国稳边的示范和富边的样本。

“推动兴边富民,一个村寨就是一张名片。”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沿边村寨从“面子”到“里子”都提升了,边疆各族群众过上了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记者 王学勇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