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勐捧:党建赋能激活边境小镇发展新动能

来源:镇康县委宣传部       2025-08-13 09:54:42       【字体: 大    中  

在“户有增收产业、村有合作组织、镇有龙头企业、县有配套政策”的“四有联动”发展模式带动下,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捧镇锚定边疆党建长廊最美示范带建设目标,坚持以党建引领破题,稳边防、兴产业、扩项目、美乡村,不断激发边境小镇发展新动能。

党支部建在边境线 筑牢防控“桥头堡”

勐捧镇始终将边境安全稳定作为“四有联动”发展模式落地生根的前提与保障,持续深化“国旗插在边境线、党支部建在联防所”工作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强边固防的强大动能,在边境线上科学设置14个边境联防所,成立1个边境联防联合党总支、3个边境联防联合党支部,切实筑牢边境防控的“桥头堡”,为边疆繁荣安宁夯实根基。

同时,依托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联防联控机制,不断优化边境管控体系,推动“五联”机制常态长效运行。通过突出打防结合、系统治理、源头防控,持续加大对涉毒、涉恐、走私、偷越国(边)境等跨境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强化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有效提升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实战化”水平与边境治安整体管控效能,为勐捧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群众安居乐业筑牢了平安根基。

党建产业联动发展 烤烟开出“致富花”

烈阳下的勐捧镇烤烟田里热浪蒸腾,肥厚的烟叶泛着墨绿的光泽。“打头要快、要准,烟叶才能长得好!”烟站技术员彭学志在田间传授烤烟管护技巧,村民们围拢聆听,神情专注。作为勐捧镇的支柱产业,2025年全镇烤烟种植面积达1.2万亩,预计总产值5687.5万元。这丰硕成果背后,正是“四有联动”模式的生动实践。

“现在种烤烟心里特别踏实,从育苗到收购,全程都有专业指导,从种植到销售都不愁!”种植户李钧说,今年他家又扩种了十几亩。在“党委、政府举旗定向、党总支挂帅出征、合作社搭桥铺路、公司助力保障、农户积极参与”的协同机制下,“万亩乡镇千亩村”的发展成果被牢牢巩固,“户有增收产业、村有合作组织、镇有龙头企业、县有配套政策”的格局落地生根,“保姆式”服务让农户种得放心、赚得安心。

党建领航项目兴 驱动发展谱新篇

发展的底气,源于一个个在党建引领下落地生根的项目。勐捧镇坚持“新建和续建两手抓”,精准发力民生关切领域。10个重点项目(9个新建,1个续建)总投资达1433万元。其中,上海市对口帮扶的一个项目投入395万元,沪滇协作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其余8个项目依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总计1038万元,精准投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巩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关键环节。

这些项目的落地,在党建引领下,不仅夯实了发展根基,更成为放大“四有联动”效应的催化剂,让项目成果更好地惠及各方,形成良性互动,共同点燃边境发展的强大动力,让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触手可及。

党总支带头聚合力 边境小寨换新颜

在距中缅边境仅3公里的忙丙村大山自然村,硬化道路洁净平整,农舍庭院错落有致,彩色墙绘与家家户户悬挂的五星红旗相得益彰。这个108户人家的抵边小寨,在党建引领下,以“四有联动”发展模式为坚实支撑,主动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正循着“千万工程”中“久久为功、因地制宜”的经验稳步蜕变。

近年来,勐捧镇锚定边疆发展的长远目标,立足村寨资源禀赋,在边疆党建长廊最美示范带建设的引领下,在“四有联动”发展模式的坚实支撑下,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参与家园建设的底气不断增加。忙丙村党总支凝聚“干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合力,引导村民主动投身家园建设,在水边路旁、房前屋后栽花植木,让村庄处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从昔日的贫穷落后到如今的富裕和谐,大山村的变迁,正是在党建引领下,将“千万工程”经验与“四有联动”发展模式深度融合,让边疆村寨在经验借鉴与模式创新中迸发出持久活力,共同勾勒出边疆村寨的幸福图景。

通讯员 秧会月 鲁沅昊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