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宾川县“十大行动”打造旅游促“三交”升级版

来源:宾川县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5-01-08 18:15:42       【字体:大    中  

近年来,大理州宾川县紧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实施“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十项行动,让“有得游”“游得起”“游得好”成为丰富各族群众精神世界、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促进旅游业从“一季火”向“四季红”转变,形成旅游促“三交”矩阵,擦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金字招牌。

实施骨干培训行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旅游公司职工学习重点内容,纳入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重要内容,纳入导游专业素养研培内容,引导导游立足岗位、融会贯通,将旅游从业人员培育成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者,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建设者和坚定捍卫者。

实施规范讲解词导游词行动。深入挖掘各景区、景点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一体多元内容,高质量提炼出鸡足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讲解词《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亮丽风景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融入导游讲解、旅游服务中,引导各族群众在旅游中准确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让旅游成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成为各族群众脑袋“富起来”的“灵魂工程”。在鸡足山景区实施“二十四史、二十四节气”等为重点的中华视觉形象工程30多项,在售票窗口设立“道中华”宣传栏,让景区成为感受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打卡地”,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景区看得见、摸得着、感悟深。

实施展陈提升行动。对照“四个关系”深刻内涵,深入挖掘和阐释“四个共同”的深厚内涵,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大理州华侨农场侨史陈列馆暨宾川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县档案馆、县图书馆等各类展览展示馆,让各类展览展示馆成为各族干部群众感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感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场景。

实施研学资源挖掘行动。重点依托县域丰富的红色文化、侨乡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资源,推出了“重走红军长征路”“七彩霞客路·鸡足名山行”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沉浸式接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实施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赋能促“三交”行动。坚持“融”的导向,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引导各族群众共过传统节日、共享中华文化,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各族群众在享受和品味传统文化过程中,潜移默化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根植于心灵深处,润物细无声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施旅游民宿行业提升促“三交”行动。把发展旅游民宿作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成立了宾川县旅游民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签署了《宾川县旅游民宿行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盟公约》,深化农文旅融合,把民宿做得更有内涵、更有特色、更有品质、更受游客欢迎,引导每一位民宿从业者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者、践行者,让每一家民宿都成为展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果的平台,打响“游天下鸡足名山·品世界一流水果”品牌。

实施饮食文化促“三交”行动。充分盘活宾川海稍鱼、羊肉粉蒸、侨乡美食、高原特色优质水果等丰富独特的美食资源,打造以饮食文化为载体的农文旅产业,更好满足广大旅游文化和消费新需求,增加新体验,提升吸引力,打造特色饮食文化品牌,使美食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载体,成为各族群众口袋鼓起来的富民产业。

实施非遗传承促“三交”行动。依托宾川“泥塑”“砖瓦烧造”“大本曲”“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平川狮灯”“平川唢呐调”等非遗文化,优化升级非遗旅游线路,开发了“团壶”等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乡镇、进景区等活动,持续开展传承培训、宣传展示活动,推动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各族游客感悟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促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活”起来,让旅游“热”起来,促进各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帮助,彰显非遗的时代价值。

实施红色旅游促“三交”行动。充分利用红军长征过大理陈列馆、新庄红军村、赵镕将军纪念馆、赵醒吾广场等红色资源,大力开展党史国史、爱国主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各族游客在红色旅游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治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施乡村旅游促“三交”行动。积极探索“农文旅公司+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打造了鸡足山镇沙址村、金牛镇柳家湾华侨社区等一批集乡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切实提升乡村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效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把乡村旅游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打造了拉乌乡箐门口村等一批生态旅游特色村寨,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底色,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助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式发展,让各族群众端上“旅游碗”、吃上“生态饭”、开办“农家乐”、卖好“土特产”,让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各族群众增收和带动就业的重要渠道。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