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融合创新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理州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 2025-02-21 17:48:02       【字体:大    中  

近年来,大理州精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推动全州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完善、产品业态更丰富、旅游形象更美好,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文旅业态不断升级。持续推进“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创新开发爱情旅游、艺术旅居、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品质新业态,着力打造“咖啡之城、博物馆之城、户外运动之城”,推介“在大理爱上生活”“慢慢来、样样好”等生活方式,发展壮大多种新兴旅游业态和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行需求。推出系列特色文旅精品,“大理美好生活季”“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去有风的地方”“四季户外运动之城”等文旅IP引发全网关注,爱情旅游、体育旅游引领旅游新风尚,深度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大理爱上生活”,大理日渐成为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旅居目的地、诗意栖居地。

非遗传承焕发新生。开展非遗宣传展示展演,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推动非遗进学校、进社区。“乐享非遗·爱上生活——2024年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大理非遗购物节活动”成功举办。完成“非遗过大年·大理不夜城”“弥渡密祉元宵灯会”等55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成功举办“庆州庆·非遗大理行”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暨“云南舞蹈大家跳”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大理文化生态区建设成果,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共享。

文博事业繁荣发展。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防群治”的文物安全工作新格局。高标准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祥云天峰山古建筑群、南涧白云寺、弥渡铁柱庙等24个文物保护项目,全州国保数量和省级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出台《大理州促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持续推动大理市、剑川县和巍山县古城区范围等16个博物馆建设。截至目前,建成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极具特色的各类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非遗展示馆等102个,为观众提供便捷化参观、专业化导览、沉浸式体验的优质服务,文物实现“活”起来。

2024年,全州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1003.79万人次,同比增长15.46%,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理上榜“最‘温’暖城市”“最‘爽’朗城市”“年度最‘清’新城市”,大理古城上榜“入境游客喜爱的10个名城古镇”。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