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宏州立足多民族共居、民族文化丰富的州情,将民族节庆活动作为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2025年春节及目瑙纵歌节期间,德宏州以民族节庆活动为载体,依托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贯穿节庆活动全过程,积极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有形有感有效促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走深走实。
依托民族节庆,搭建宽广交流平台。坚持将民族节庆活动作为民族团结的助推器和黏合剂,充分利用民族节庆活动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创建载体生动鲜活、游客参与度高、媒体关注度广、社会影响力大等优势,以节造势聚人气,不断创新和丰富民族节庆活动的形式,搭建起最广泛的交流平台,营造“各民族节日都是我们的共同节日”的浓厚氛围。通过挖掘文化内涵、丰富节庆形式、注入时代特征,目瑙纵歌节已成为边疆各民族增进友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盛会和欢度农历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2025年目瑙纵歌节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与德宏各族群众踩着相同的鼓点,舞在一起,乐在一处,在欢声笑语中相互了解、相互欣赏、共享盛会。各民族在德宏以节交友、以会促融,连接起牢固的情感纽带,让“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密。
优化活动内容,营造全场域宣教氛围。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贯穿到各类民族节庆活动全过程各领域,线上开展“融媒体+民族团结进步”节庆主题宣传活动,不断延伸“三交”时空。线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融入活动主持词、致辞,将中华民族元素融入舞台布置、文艺展示、宣传用品、音乐制作等各方面,营造“抬眼可见、触手可及、润物无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氛围。2025年梁河县目瑙纵歌节暨葫芦丝文化旅游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南卫视先后报道活动信息,进行6场现场直播,总浏览量超过500万人次。《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等媒体发布新闻6条,浏览量达46.42万次。
丰富活动形式,奏响文化交流“合奏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建设为引领,充分挖掘民族节庆、民间民俗活动文化内涵,组织开展多领域多样化的各民族联谊活动。在节庆活动中,各族群众充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和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让节庆活动成为各民族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全力构筑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月11日,云南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系列活动在芒市开幕。在芒市广场、瑞丽市姐告国门广场,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26支民族艺术展演团队,带来戏曲、歌舞、音乐和传统技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表演,展示各美其美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及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场景。
激活发展动力,彰文兴旅夯实共富基础。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三支柱一标杆”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文旅+民族团结进步”融合模式,有力推动节庆文化功能与旅游价值、节庆文化业态与旅游业态全链条深度融合,以节庆搭台、用文旅唱戏,实现企业创利、群众创收,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持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充分挖掘民族节庆、民间民俗活动文化内涵,积极探索非遗体验、文化展演等活动,通过文化传承交流及全方位的社会参与,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消费内容,实现以民族节日节庆活动促进旅游消费,形成以节促游、以节兴游的文旅融合新亮点。通过组织景区周边群众开展节庆展演、民族歌舞、非遗传承展示等形式多样、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有效推动各民族共同增收致富。2025年春节假期,德宏州接待游客210.8万人次,同比增长22.6%;旅游总消费为23.5亿元,同比增长22.1%。2025年2月1日,德宏芒市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0067人次,单日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德宏以节为媒,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各族群众在“同奏一支曲、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同过一个节”的和谐氛围中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根植于心,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建设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