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政协特色优势,推动政协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频共振、同轴运转。
发挥凝聚共识优势,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带头人。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体系,着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将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精神和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纳入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会、常委会等学习重点,以委员读书、专题讲座、委员培训、考察学习等载体形式,全面深入学习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25个,围绕一次专题学习、一次调查研究、一次宣传宣讲等“六个一”活动内容,有形有感有效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引导“两支队伍”正确把握好“四对关系”,善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标尺,研究新情况、谋划新思路、提出新对策、解决新问题、扩大新共识、凝聚新力量。
发挥协商议政优势,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监督员。引导全市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议政、献良策、强监督,围绕“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等主题,每年以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专项监督等形式,积极主动向党政机关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性意见。2024年组织开展“双推协商”和“三个一”活动210场次,将“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列入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议题。组织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形成《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调研报告》等一批调研报告和协商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供相关部门吸纳借鉴,持续以参政有为、建言有策、监督有力的实际行动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者。把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宣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和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任务,结合“院坝协商”“双推协商”“千名委员走基层”等活动载体,引导政协委员深入基层做好宣传政策、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等工作,2024年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学校、村寨、宗教活动场所等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解读、故事宣讲87场次。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组织引导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深化基础性问题研究,围绕昭通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等,开展“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等重大课题研究,编印文史资料《红军长征转战昭通实录》,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昭通文学行动研究》等一大批课题研究成果,全面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昭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