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民贸民品政策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临沧市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 2025-03-18 17:24:21       【字体:大    中  

近年来,临沧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民贸民品政策为抓手和纽带,将党的民族政策化作润泽边疆的雨露,浇灌出籽籽同心石榴花。“十四五”以来,立足4个民族贸易县、46户民贸民品企业的资源优势,创新构建“政策赋能+互嵌式发展+文化浸润”的治理模式,推动边疆治理、经济发展、文化共融。

机制创新聚合力,政策赋能强根基。建立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挂钩服务机制,组建“惠企服务团”,以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通过建立“政策直通车”机制,税务、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政策进企业”专项行动,将贴息申报、税收优惠等政策“礼包”精准送达市场主体。2021年以来,累计争取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资金5352.58万元,惠及30家企业,培育出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

产业互嵌筑纽带,共同富裕显担当。临沧民贸民品企业以“公司+集体+基地+农户”模式为轴心,构建起覆盖56.06万户农民的经济共同体。南华糖业通过81万亩甘蔗基地串联26.3万户蔗农,农户年均增收万元以上;临沧天下茶都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边销茶生产为纽带,带动45个行政村4707户脱贫户实现产业脱贫。“七彩田园牧业”打造的“六方联动”机制——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形成利益闭环,使1285户养殖户年均增收超万元。产业链上的深度互嵌,推动4个民族贸易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89.7亿元跃升至420.06亿元。

文化浸润强认同,边疆治理赋新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企业基因,打造“民贸民品企业+民族团结”示范矩阵。在8个县(区)的茶山,茶企将制茶技艺培训与民族团结宣讲相结合,培育出5000余名“懂技术、明团结”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边境村寨,民贸民品企业积极扶持新建成规模的产业基地、车间工坊,上万名农户通过培训,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46户民贸民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累计投入784万元开展捐资助学、防灾救灾,将“企业利润”转化为“社会认同”。

数字转型育新机,开放格局拓空间。面对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的战略机遇,临沧民贸民品企业以数字化转型打开“双向奔赴”发展新局。通过建立山货土特产现代供销体系,让佤山蜂蜜、耿马蔗糖等产品插上“数字翅膀”飞向全国;依托电商平台,边销茶企业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成为连接内地与边疆的“数字纽带”。部分企业开始推行试点产品溯源体系,将生产数据上链存证,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可追溯,“传统产业+现代治理”的融合创新,为边疆民族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示范案例。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