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博物院聚焦“四个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丽江市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5-03-26 17:45:23       【字体:大    中  

近年来,为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丽江古城博物院(木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发挥木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全力聚焦“四个一”(一座土司府、一副对联、一部大藏经、一部电视剧),深度探索“三用并举”经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文物中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鲜活素材,有机融入展陈、讲解中,大力弘扬边疆各族群众孜孜追求“大一统”的爱国情怀和传统,成为各民族游客沉浸式体悟“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和窗口。

一是用活文物,让各民族游客体验多元的中华文化。丽江地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带,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区域,当年,木氏土司开放亲和、兼收并蓄,让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丽江古城成为各民族马帮商客们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为丽江留下了很多各民族交往的佐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收藏于大昭寺的丽江版《甘珠尔》大藏经。现在这部朱印版大藏经珍藏于大昭寺藏经阁中,是大昭寺的重要文物之一。《甘珠尔》的刻印,不仅是纳西族和藏族文化交流史上的杰作,更是纳藏友谊史上的里程碑。木府50余名讲解员通过讲述《甘珠尔》的前世今生,实现“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充分展现出丽江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互鉴融通、兼收并蓄,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二是用好阵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通过文化传承,各民族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共同价值,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木府充分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等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并依托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忠义”牌坊、《两关使节》、“诚心报国”、“忠孝文武”、“益笃忠贞”、“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等爱国情怀融入每一位讲解员的讲解词中。每年数以万计的学生、市民和游客到木府参观学习,更加深刻地了解和认识丽江的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是用足资源,促进各民族游客交往交流交融。通过一座土司府,用滇西北土司家族的兴衰讲述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通过一部电视剧《木府风云》,讲述丽江各民族群众守望相助、生死相依,共同团结奋斗,描绘一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团结故事;通过一副对联“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讲述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对中央政府的衷心拥护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意志;通过一部著作《木府通论》,讲述丽江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纳西族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主动吸纳其他民族的智慧;通过徐霞客和木增土司的故事,讲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生死情谊。

下一步,丽江市将用活用好木府民族团结进步的资源,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木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效应。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