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把《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与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有机结合,以边境旅游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边境幸福旅居工作,推动“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成为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源泉,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方式,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坚持规划引领。对49个沿边行政村(社区)、540个自然村(小组)开展摸底调查,将符合旅居打造的80个自然村(小组)逐一统计,制定了《红河州边境幸福旅居工作实施方案》,计划每年筛选出3个自然村重点打造,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边关风景旅居示范村、红色文化旅居示范村、民族文化旅居示范村、养生休闲旅居示范村、农耕体验旅居示范村等类型多样的边境幸福旅居示范村共9个。
坚持项目带动。在2021年—2023年投入资金16.61亿元,高质量建成49个边境幸福村的基础上,2024年,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970万元,实施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项目10个;投入资金1122万元,实施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8个。2025年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921万元,实施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项目12个;投入资金270万元,实施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9个;投入资金337万元,重点建设绿春县平河镇梅尼新寨、金平县马鞍底乡滮水岩村、河口县河口镇八条半村等3个边境幸福旅居村,边境旅居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强意识、惠民生、聚人心、促团结、彰文化、引风尚。
坚持示范引领。结合边境村寨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及发展实际,注重彰显大国形象、边境特色和乡土气息,示范引领带动边境旅居工作高质量发展。河口县以百年滇越米轨文化为主线,整合边境幸福村建设、强边固防“四位一体”等项目,重点打造了八条半村“八条半·忆光年”为主题的边境幸福旅居示范村,2024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650万元;金平县马鞍底乡中寨村委会滮水岩村依托“中国·红河蝴蝶谷”核心区和分水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丰富发展幸福旅居业态。据2024年统计,全村接待游客6.6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100万元;绿春县平河镇平河村梅尼新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传统的村落风貌、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遗址,全面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示范村,据2024年统计,全村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50万元。
坚持群众主体。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采取“群众投工投劳、村民互帮互助”的方式,引导群众通过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等实现村庄绿化、美化、净化,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移风易俗,共参与边境幸福旅居建设投工投劳4505人次,拆围、拆临、拆乱19915平方米,让边境群众成为边境幸福旅居建设的参与者、管理者、受益者,各族群众在边境旅居中增强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