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绿春县搭建“四项举措”推动“五个共同”长廊建设

来源:红河州民族宗教委       发布时间: 2025-04-07 17:15:13       【字体:大    中  

近年来,红河州绿春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产业资源,聚共识、促团结、共同致富,全力建设“五个共同”长廊,彰显中华文化,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阵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绿春县以县城风情园(博物馆)、农贸市场、街心花园、双拥广场为“点”,建设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阵地;以县城主街道为“线”,融入绿春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打造民族文化长廊,以人民法院、高级中学、牛洪、俄批、松东、广吗、牛弄、迷克、规东及公路沿线为“面”,打造各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示范单位,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

全力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载体。全面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设计展示一批民族文化元素标志logo,挖掘整理一批民族团结故事和民族团结谚语故事,创新创作一批本土文学艺术作品,摄制推介一批独具当地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视频,挖掘开发一批非遗产品,设计建立一批融合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特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潜移默化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搭建文化传承创新平台。积极挖掘和利用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特色文化活动与民族团结工作融合发展路径,充分利用各种建筑实物载体及空间,融合创新展示境内长街古宴、都玛简收、黄连山、哈尼梯田、茶马古道等特色文化元素。持续举办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高档次全方位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形象,形成“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是属于世界的节日”的品牌效应。深入挖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玛简收》的文学价值,以现代灯光投影“微电影”、石雕“缩图文”、步道“泛体验”等场景代入方式,在高级中学、风情园(博物馆)、县城主街道、街心花园等场所,多角度展示中华文化符号形象。以县城过境路等重要公路沿线的坡面挡墙、立柱等为载体,以实物图像壁画及动植物故事抽象图绘点缀的方式,展示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动植物及其民间文化。以松东、桐株、腊姑等梯田区域为实景载体,深挖“多民族农户世代共耕一丘大田”等梯田故事,以农耕文明复古、现代元素融合、实地场景体验、多层面宣传推介等方式,充分展示推介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农耕文明实质内容。勾连坝溜、大黑山、大水沟、“一碗水”、罗布巩、玛玉、老边、广吗、松东等节点,挖掘绿春境内茶马古道故事,赋予绿春茶马古道文化新内容新寓意,打造“玛玉茶开采节”等文化品牌。

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县博物馆、牛洪社区、农贸市场、一号桥产业区等点位载体,打造一个文化产业互嵌融合发展示范区。引入整合基层党建、民族研究、民企、社会阶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力量和资源,以民族文化研究市场化方式,组建研究团队,建立文化数据库,对土特产、手工艺品、茶品、刺绣等进行文创植入包装,增加产品的文化厚重感和文化附加值,推进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注入强大动力。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