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西双版纳州28万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来源:西双版纳州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5-04-21 18:05:49       【字体:大    中  

今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稳存量、调结构、提质量、促增收”为主线,通过精准施策、创新服务、深化协作等举措,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一季度末,全州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28.56万人。

紧盯重点群体,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就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行动,构建“需求摸排+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技能培训”服务体系,精准跟踪394名返乡人员就业动态,帮助344人实现返乡就业;搭建就业信息枢纽平台,举办现场招聘活动32场次,累计推送岗位3.05万个,其中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提供专属岗位100余个。依托沪滇劳务协作机制输送11人到沪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157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696个,兜底安置困难群体814人,帮助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14户,依托就业帮扶车间吸纳536人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持续完善用工协同机制,聚焦春茶采摘季用工难问题,深化跨区域人力资源协作,优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全州产业用工需求。大力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依托就业“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驿站)等人力资源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积极与州外劳务公司、人力资源机构、各地猎头建立常态化合作,形成岗位信息共享、劳动力互补的协作网络。一季度,从普洱市澜沧县、红河州建水县引进劳动力130余人到西双版纳州务工,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29.73万人,转移就业率提升至82.85%。

持续释放创业带动效应,立足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优势,深化“政策扶持+金融赋能”双轮驱动模式,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一季度,为农村劳动力、高校毕业生等十类重点群体发放“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2199万元,扶持创业实体111个,实现1:2.08的就业带动效应,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31个,确保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提质升级就业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以“幸福里”社区为龙头,以零工市场、公共就业服务站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支撑的“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2个就业‘幸福里’社区+3个零工市场+189个村(社区)就业服务站+117个零工驿站+2981名就业信息员”组成的就业服务网格作用,努力编织出一张覆盖广、响应快、效率高的就业服务网。一季度,开展万场招聘进万村、岗位推荐会等现场招聘活动32场次,提供岗位3万余个。零工市场累计服务用人单位2472家,成功匹配就业5897人次。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