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整合资源,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措施,增开幸福食堂,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形成“敲门问候”“早看门、晚看灯”工作机制,初步构建起关爱服务“一老一小”新体系,绘就出一幅“老有颐养、小有保障”的幸福生活画卷。
幸福食堂,情暖千万家。德宏州有老年人20余万人,目前建有幸福食堂12家,实现州、县全覆盖,每月助餐约2万人次。到2026年底前,每个县(市)将争取再建1个老年幸福食堂,扩大覆盖范围。当前,德宏优先在留守、空巢、独居等老人集中居住的社区布点,着力打造中央厨房、片区食堂、助餐服务点三级老年幸福食堂体系。提供订餐热线和上门助餐服务,每餐菜品丰富、营养均衡,开展一键点单、即时送单与热线订餐、快捷助餐等差异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为老人提供便捷的堂食服务,实现在家就能吃到热乎、营养的饭菜。
建设项目,打造养老服务圈。德宏州投入1.3亿元项目资金推进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建成147个项目。全州运营养老机构14家,提供床位1602张,满足部分老人集中供养需求;打造86个农村居家养老互助站、24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满足留守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德宏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大力推行公建民营模式,让专业养老服务企业参与到公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运营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协同模式。秉持“让养老服务贴近家门”的理念,德宏州通过新建与改建并行的方式,在城市街道积极布局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构建城市15分钟“养老服务圈”,集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多功能于一体,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支持。
“敲门问候”,推动实施网格化关爱服务。德宏州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拓宽服务供给,推进关爱服务提质增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依托“十联户”网格单元开展关爱服务,发动全州3.2万个网格单元全面排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数据信息。为每人建立“一人一档”专属档案。指定联户长或网格员作为日常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责任人,建立党政干部、村组干部、邻里乡亲结对挂联机制,形成“敲门问候”“早看门、晚看灯”“4看5帮”(看留守老人身体状况、看卫生情况、看物资储备、看房屋安全,留守老人生活购物帮一帮、联络子女帮一帮、农业生产帮一帮、卫生清洁帮一帮、解释疑惑帮一帮)等探访、巡访关爱方式,照顾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产生活,让出门在外的子女、家长们放心安心。
推行“物质+服务”工作模式。通过开展温暖送到家、爱心义诊义剪、入户陪伴、政策宣讲等活动,服务“一老一小”对象6.7万余人次,精准发放各类保障资金及物品折价2581万元。在全省率先出台《德宏州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服务工作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着力构建纵横贯通、联动高效的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工作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形成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工作合力,构建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关爱服务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一老一小”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