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富宁县以“五育融合”推动边疆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富宁县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5-04-25 17:46:55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文山州富宁县紧扣“边疆教育强县”目标,将“五育融合”与边疆地域特色深度结合,构建具有国门特色、民族特质的教育发展新格局,优质教育覆盖全县边境村寨。

德育铸魂,厚植爱国情怀与民族认同。依托革命老区和边疆民族地区优势,富宁县整合“红色基因+国门意识+民族团结”资源,打造立体化德育体系:利用南疆红领巾校外辅导站、富宁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地标,常态化开展“重走边防线·共护国土魂”研学活动;引入“国旗在我心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化师生爱国精神。结合“三月三”“陇端节”等民族节日,开展“石榴籽一家亲”主题活动,组建坡芽歌书合唱团等特色社团,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小使者,推动非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度融合。

智育赋能,破解资源短板激发创新活力。针对边疆教育资源薄弱问题,富宁县实施“内培外引+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深化校地合作,与云南工业技师学院等院校签订协议,借助“沪滇协作”“浸润计划”等帮扶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县一中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学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中获得28枚奖牌,科技教育成果显著。在线教育5次获教育部表彰,4个案例入选全国典型;2025年举办首届校园科技节,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培育科学素养人才。

体育固本,特色课程强健学生体魄。创新“体育+边防+生存”育人模式,推动边境校园体育特色发展:新华镇中心学校作为“校园足球特色校”,开设游泳必修课,构建“健康知识+运动技能”教学体系,经验被纳入云南省优秀办学模式。承办省青少年皮划艇锦标赛等赛事,低海拔训练基地吸引多省队伍驻训,形成“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学生在省运会等赛事中获得3金、2银、1铜等优异成绩。

美育润心,非遗点亮边境校园。边疆民族文化成为美育创新“富矿”:苗族刺绣、壮族纸马舞等非遗课程覆盖多所边境学校,云南多所高校选派191名师生开展支教帮扶,建成5个名师工作室。依托世界级非遗“坡芽歌书”,开设社团、合唱团,邀请国家级传承人授课,创新开发“坡芽歌书+《诗经》”美育课程,相关成果被纳入省级实施方案,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斩获28项大奖。

劳育增效,实践育人培育时代新人。结合边疆农耕文化与口岸经济,开设“农耕体验”“边贸实践”等劳动课程,引导学生在校园农场参与种植养殖、在口岸模拟跨境电商运营,培养“劳动技能+创新思维+家国担当”的复合型人才。

富宁县以“五育融合”为抓手,在祖国西南边陲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本,让边疆学子在全面发展中筑牢成长根基,逐梦未来。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