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多措并举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来源:昭通市民族宗教局       发布时间: 2025-04-25 17:50:12       【字体:大    中  

近年来,昭通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全力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昭通故事,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坚定“五个认同”。

干部教育聚力。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和各级党校培训必修课程,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党政领导干部统战民宗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培训党员干部25万人次;编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理论政策教育读本》41万册供党员干部学习;组织27万名干部职工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线下测试和线上答题,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弄通做实。

学校教育强基。全面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落实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12课时要求,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73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15所,积极宣传组织参加云南省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征文活动,155名师生获省级征文奖,推动共同体理念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

群众教育固本。每年定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活动,线上线下开展云南省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10年成就展,建成昭通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等一批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实物载体,举办“石榴花开乌蒙山”书法美术摄影展、“袁滋摩崖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征文大赛、现实与未来学术研讨会等,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牌、文化墙绘和灯箱广告,有形有感有效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组团宣传提质。组建“乌蒙石榴红宣讲团”和12支分团,围绕讲政策、讲团结、讲发展、讲成效、讲典型的“五讲”重点,深入乡村、学校、企业等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等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宣讲510次,覆盖各族群众17.3万人。

媒体宣传扩面。与中国民族报社、民族时报社等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战略合作关系,在市内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常态化进行政策解读、成效宣讲和故事讲述,创新开展微测试、微课堂、微视频等活动,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参与度和知晓率;在昭通电视台《大家说法》栏目定期讲解民族政策、在《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开展在线互动交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坚定“五个认同”。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