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丽江市永胜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合力深耕林下食用菌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群众增收致富,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出了一条产业兴、百姓富、民族团结进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共商共议绘蓝图,凝聚团结奋进新共识。坚持把产业规划作为凝聚人心的重要抓手,汇聚科技服务站、农业专家、企业代表、各族群众代表等多方力量,围绕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开展专题研讨。在制定《永胜县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过程中,注重听取各族群众意见建议,将“野生菌繁育保护、品质提升、规模扩大、精深加工”四大任务与“三园一区”发展布局有机融合。共商共建模式使产业发展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增进了各民族对发展前景的认同,营造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氛围。
同心协力建园区,打造融合发展新样板。充分发挥统战民宗桥梁纽带作用,将园区建设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平台。积极协调民营企业入驻长坪林下经济产业园,完善“四通两有”基础设施;组织党外旅游规划专家为园区“景区化”建设出谋划策,推动林文旅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园区吸引5家企业和多家商户入驻,实现5000亩林下食用菌仿生种植和8000亩保育促繁集中连片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生产、经营、旅游服务等环节,形成了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产业共同体,深化了民族团结情谊。
科技赋能强产业,激发创新发展新活力。与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成立专家工作站,整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专家团队及县内资源,组建食用菌科技小院。目前已培育327个食用菌品种,完成滇西北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申报。同时,聘请省内外专家开展食用菌技术专题培训,构建“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体系,深入乡村开展技术指导和乡土人才培训。截至目前,开展科技人才培训42场850余人次、现场技术指导286场3000余人次、林下种植技术培训4场168人次,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联农带农促增收,共享共同富裕新成果。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产业发展与促进民族共同富裕紧密结合。通过建立“企业+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规模化抱团发展。注重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优先吸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与各民族农户签订合作协议,保障农户稳定收益。2024年,全县林下经济规模达33.27万亩,带动2.8万农户参与,实现综合产值5.77亿元,为林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力促进全县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生态优先护家园,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并重,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推动制定《关于规范林下种植林地利用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组织统战成员中的法律专家深入基层开展生态保护政策宣传,增强各族群众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监管,严厉打击毁林种植等违法行为,主动推广“林菌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共建美丽家园中进一步深化了民族团结,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下一步,永胜县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林下食用菌产业持续做大做强,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共绘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