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曲靖市富源县创新推出“花海+溶洞+音乐”“赶花洞”文旅系列活动,以文旅融合为载体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立体舞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于山水人文体验之中,实现了自然景观、艺术创作与民族团结进步的同频共振,全域接待各族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5亿元,央视、人民网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形成传播热潮。
以花海溶洞为媒,构筑各民族交往沉浸式空间。依托多乐原景区万亩月季花海与喀斯特溶洞奇观,通过“花影迷宫”“天空之镜花台”等创意场景,单日接待最高突破3万人次。各族游客身着传统服饰畅游卡罗拉月季与“龙沙宝石”交织的花海,“汉服巡游花神”队伍构建起“一步一景皆可交心”的交往模式。溶洞内全息投影海洋秘境让游客在惊叹钟乳石奇观时,共享科技赋能的地质文化盛宴。回隆驿、月亮湾等乡村旅游景点同步升温,形成全域联动的民族交融场景。
以文化艺术聚魂,培育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活动创新搭建非遗展示、民俗展演、美食市集等多元平台,精心编排的文艺展演成为多民族文化互鉴的活态展馆,《赶花洞》主题曲将溶洞地质景观与民俗风情艺术融合,女声小合唱《水乡一抹红》再现水族人民的精神风貌,《花海千人手势舞》以绚丽肢体语言构筑超越民族的情感纽带。周边民宿、餐饮消费持续升温,各族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深化文化认同。
以志愿服务连心,架设民族团结交融桥梁。“花洞红”志愿者活跃景区全域,提供宣传引导、秩序维护、路线指引、活动介绍等暖心服务,志愿马甲成为民族团结的流动风景线。各族游客在暖心服务中共享“赶花”乐趣,活动期间全网浏览量突破百万次,“富源旅游”关键词搜索量激增,“赶花洞”正成为促进各民族交融互嵌的特色IP。
通过“自然景观搭台、文化艺术唱戏、志愿服务暖心”的创新实践,富源县成功打造出“以景促融、以文聚魂”的民族工作新模式。下一步,富源县将持续优化旅游服务、丰富业态供给,着力将“赶花洞”培育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展现新时代民族关系的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