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安宁市连然街道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积极探索“互嵌式社区”建设模式,通过空间规划、文化融合、优化服务等方式,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增强社区凝聚力。连然街道从“微服务”着手,优化“一老一小”服务效能,致力于打造融合、关爱、共享的互嵌式社区,持续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空间互嵌促共居。一是完善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建筑楼群。综合考虑中华文化元素和现代风格,着眼长远,科学统筹,立足“嵌入式”居住建设理念,将公租房、安置房、集资房、商品房、棚户区改造房等户型进行交叉坐落地设计和修建,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符号和各民族互嵌融居。二是强化背街小巷整治力度,打造舒适居住环境。在群众较为集中的广场、社区等场所安装照明、健身等娱乐设施,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使居民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增进邻里之间感情,为“嵌入式”居住环境奠定基础。对辖区重点小区进行集中整顿,拆除私搭乱建,全面清扫环境卫生。
文化互嵌促共融。一是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和“规范化、特色化”原则,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打造民族团结活动室、“一家亲”积分超市、“侨胞之家”“一家亲”民族手工博物馆、“民族团结手工研学基地”等多个阵地,搭建各民族群众民事联商、矛盾联调、信息联享、危困联帮、就业联创等“多位一体”的基层民族事务联动治理服务平台。二是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载体,开展交流研讨、理论宣讲、文艺汇演等各类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丰收节、泼水节、火把节等地方节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节庆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不断延伸民族工作触角,促进各族群众思想融合、生活融合、感情融合、心理融合。
服务互嵌促共赢。一是聚焦“一老一小”服务,打造嵌入式民生阵地。连然街道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之家、未成年人活动室等阵地,通过“微服务”提升“一老一小”群体福祉,推动社区融合与共享。开展“春风送暖·关爱‘一老一小’”爱心接力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健康义诊、爱心义剪与心理慰藉等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老年人提供便民服务、情感交流与心理支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辖区儿童开展手工剪纸、非遗漆扇等趣味活动,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在孩子心间,于润物无声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赓续非遗中绽放民族团结之花。二是积极回应各族群众需求,聚焦民生主线,推进和平村文化广场建设、宁湖里商业街区党群服务驿站、文化路“星暖驿站”、口袋公园等“民生小实事”建设;探索创新精细化服务新模式,组织开展“和美连然 益路同行”“底色志愿服务”等20余项服务项目,将精细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实现用“小网格”服务“大民生”,满足各族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